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内详
导演:BabakJalali
语言:Persian Tu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导演:BabakJalali语言:Persian/Turkmen地区:英国/伊朗编剧:BabakJalali类型:剧情上映时间: 别名:忧郁国境用户标签:伊朗,伊朗电影,纪录片,2009,Babak_Jalali,英国电影,Jalali,剧情片长:95分钟imdb编号:tt1483373影片讲述发生在伊朗北部的边境小城中,四个穿插而有趣的故事。其中一个讲智障年轻人的故事很特别。他终日牵着一匹驴,拿驴子当宠物,照料十分细心,这显得很滑稽。他父母都早已离开了这个边境城市。他是由舅舅带大的,他的舅舅开一间服装店,生意很萧条,而这个年轻人一点帮不上他的舅舅。他舅舅整天的生活也是极其单调,商店里一直放着一个女模特,就是那种展示衣服的模型,但是城中的女人差不多都走出去了,女装当然卖不掉。一天他干脆把这个女模特搬回家里,黑夜,年轻人对家中这个模特产生好奇,月光下,他把模特身上罩着的T恤脱了下来,影像画面顿时出现了一种很冷的幽默感。边境布鲁斯电影网友评论:故事始于头脑迟钝的哈桑,他到哪都带着宠物驴和录音机。妈妈遗弃了他,他和叔叔一起生活,后者不喜欢他。叔叔开服装店可是生意惨淡。养鸡场工作的土库曼人Alam。他想跟一个没说过话的伊朗女子安娜结婚。与此同时,一位吟游艺人正在给一位德黑兰来的摄影师当模特。他妻子被诱拐后的感情创伤至今未愈合。返乡是诗人的天职。故乡犹如一个慢慢萎缩的橘子,陈腐干枯。用温润的双脚,轻抚干涸的河床;用整洁的新衣,唤醒孤零的店铺。大风起源自天末,苇草摇摆于山野。在胶片里喊魂,在民谣里怀乡。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死气沉沉的边境小镇,无聊无趣毫无希望的生活。到处是破败与被遗弃的房舍,还有想着离开这里的人。但谁又能走得出去呢?影片看得让人很灰心。8.看似笨拙,却有丰富的主题,关于被遗忘的边境,离开的渴望。不经意流露的幽默和无奈。荒诞幽默解构了社会,一丝轻松,一丝现实,伟大的伊朗公路电影,的确有安哲的那么点意思。美而苍凉。趣而忧伤。边境小镇平凡渺小的人民。逆来顺受的触而疼痛。導演是在英國成長的伊朗人,聞得到西洋味…所幸不是好萊塢。老了,真看不了这种文艺气息浓重的装逼片了是错觉么,觉得有种安哲罗普洛斯的味道。白描完全是白描。没什么剧情,观照情绪。搬得慢一些工作服就不会坏了看完后我的心也开始布鲁斯了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米凯亚·巴瑞辛尼科夫 GraydonCarter 希拉里·罗德姆·克林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米凯亚·巴瑞辛尼科夫/GraydonCarter/希拉里·罗德姆·克林导演:BarbaraLeibovitz语言:英语地区:美国编剧:BarbaraLeibovitz类型:纪录片/传记/历史上映时间:2008-01-03(美国) 别名:安妮莱柏维兹的浮华视界/"AmericanMasters"AnnieLeibovitz:LifeThroughaLens用户标签:纪录片,AnnieLeibovitz,摄影,摄影师,美国,传记,安妮莱柏维兹的浮华视界,美国电影片长:90分钟imdb编号:tt0887304安妮•莱柏维兹(AnnieLeibovitz),1949年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这个一身朴素的长发女子却是群星闪耀的名人圈里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她先后供职《时尚》、《滚石》和《名利场》等杂志,曾与约翰•列侬、大野洋子、滚石乐队、黛咪•摩尔、乔治•克鲁尼、朱丽娅•罗伯茨、克莉斯汀•邓丝特等名人有过近距离接触。她的作品带有浓厚的个人印记,既承载了历史,又引起广泛的热议。关于这个风格多变摄影师的争论似乎从未停止,但她作品中所折射出来的魅力却无人可以否认。 2009年,安妮了获得了纽约摄影中心无限奖(ICPInfinityAwards)终身成就奖。镜头里的人生:肖像摄影大师安妮·莱博维茨电影网友评论:从滚石的空白背景板,到在名利场和VOGUE动用大量人员和道具,之后苏珊桑塔格带她回到原点,而孩子的出生让她对世界的认识有了更多的角度。能够拍出早期那些照片只因为她够大胆,敢于去融入每一个人的生活;而后期拍时尚拍名人的时候造型和场景反而成了加分项。不过她是人像摄影大师这点毋庸置疑。她的成功是太多必然的因素connectdots。在旅行车中长大塑造取景敏感度,把相机当成家人,学习美术练就的基本功,天赋异禀,《滚石》《名利圈》Vogue给的发挥平台和机会,Susan的影响。热爱的事情和擅长的事情合二为一,天底下最幸运的事了吧?天时地利人和都在,没有办法不成功从滚石杂志时期对着摇滚巨星私生活拍摄以展现其不同一面,到名利场时期带有超现实风格的伪片场摄影以塑造娱乐盛世,莱博维兹是唯一在两个迥然不同的时代里获得同样成功的摄影师。纪录片由她亲妹拍摄,摄影作品占据影像内容大部分,能让人从这部片子入门,了解莱博维茨其人其作。吉他配乐好听。如果你想拍出好照片,你就要成为它的一部分。这也说明,做好一项工作不仅需要实力,更需要情商,像许多被安妮拍摄的明星所说,她不知不觉地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让你舒服而不反感。让她拍下最私密最自然也是她最想要的状态。融入进去,注意被忽略的地方,比别人多的视角,完美构图。今天一整天都在下雨,总觉得这种阴雨天就适合看传记类的片子,记得几年前刚打开这部纪录片看了没几分钟就看不下去了,也不知道是为什么。“跟什么都不一样的东西,就会是好东西。”我也非常喜欢这个观点。从小在车里生活很容易就成为摄影师,因为车窗框就是取景器。回想起来的愚蠢选择却刚好成就了她,喜欢她在《滚石》的时候,自信,固执。至于Susan,Annie更像个孩子。“Susancame,shewashereandsheleft.Onemoretime,Ijustleftmywork...”纯属偶然,但最近被热炒的女权话题中,这确实是我看过最有代表性的纪录片。一个传奇的摄影师,也是一个杰出的女性,《滚石》的标志性封面创造者,工作时的状态非常吸引人。她跟SusanSontag的关系真像灵魂伴侣~PS.导演竟然是她妹妹还好有一段长长的花絮可以看,在那里,受访段落相对完整,被摄者的想法,安妮的想法,以及拍摄现场的情形得以较详尽的展现,补充了正片的粗疏与薄弱,也帮助建立了更为完善的安妮的形象。导演应该再勇敢点儿,把花絮里的长度用在正片里。摄影,是对所见事物的理解,好与坏,没有标准,但是好的照片会让人很舒服,能够表达思想。PS:一般来说,抓拍出好片的概率会高一点,构图和后期会使照片变的更好。PSS:摄影和抽象派的画一样,出名之后,你的作品自带“好”的属性。看进去才发现这么多照片是她拍的,Lennon的最后一张,还有苏珊桑塔格。她擅长的东西似乎和一般的艺术家截然不同。但很有趣。摄影,原来还可以是别样的。在她那里,现场感,混乱,人群,是她擅长的,在她的照片里打下印记。不知道为啥老想到安迪沃霍尔,都是将艺术与商业结合在一起的genius,但正如苏珊桑塔格也不愿称她为知识分子,艺术与商业的和谐共处需要其他东西的调和,但无可否认她的作品还是很棒的,列侬和帕蒂史密斯那两张印象至深大部分是访谈加照片,拍摄现场较少,可能最有戏剧性的就是追随滚石的一段,但是不大可能找到影音,因此也显得这纪录片素材得之不难,意思不大。尤其后来都是给大明星政客拍,再怎么说,也不难拍得差了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大卫·爱登堡DavidAttenborough....Narrator
导演:艾雷斯泰·法瑟吉尔AlastairFothergill....(11episodes 2006)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大卫·爱登堡DavidAttenborough....Narrato导演:艾雷斯泰·法瑟吉尔AlastairFothergill....(11episodes,2006)语言:英语地区:英国编剧:大卫·爱登堡DavidAttenborough....(5episodes,2006)类型:纪录片上映时间:2008-01-04(英国) 别名:用户标签:纪录片,BBC,动物,自然,英国,雪豹,DavidAttenborough,美国片长:49分钟imdb编号:tt1870255欢迎来到雄伟的多山的国家巴基斯坦。在这里,在一个僻静的山洞,从窥探隐藏的,是一种对雪豹的庇护-该系列最稀有的大型猫科动物,代表最美丽的动物。您将有进入世界未开发的部分难忘的旅程,亲身观看这些优美的动物。每年,雪豹将返回到洞穴,以带领他们的孩子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他们如何狩猎,了解他们的习惯和特点。电影-试图显示的地方,这是许多人认为危险和荒凉形成了鲜明的美感。雪豹:超越神话电影网友评论:作为《地球脉动》里面关于雪豹镜头的补充,明白了美丽的雪豹生活也并不是只有宁静,与人类的碰撞有好有坏吧。那个猎捕羚羊的镜头是剪出来?不敢肯定但是印象中地球脉动里面的雪豹是没有带项圈的。(这个部自然世界系列的开头为什么不太一样?)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巴基斯坦并没有因为雪豹而改变世界对他的看法。作为一部纪录片,讲述了雪豹的故事,拍摄者的故事,科研工作者的故事和当地老百姓的故事,还对大家可能关注的问题进行了理性的探讨,非常值得一看。行星地球ep2。雪豹好像一只大猫。悬崖峭壁的生存环境好艰辛。巴基斯坦好穷。里面有个观点跟我的想法接近:观察拍摄的过程,肯定会对动物本身产生影响,这样得到的结果应该是有偏差吧。雪豹这种濒危动物,生活在巴基斯坦,阿富汗,及延伸至中国的喜玛拉雅山脉。那里人迹罕至,印象最深的就是生活在当地的巴基斯坦人,尤其是孩子们。大猫的一举一动,让人怜爱,心疼。我沒想到雪豹這麼小只,尾巴异常的粗长,毛茸茸的,四肢好像穿了雪地靴一样。落入陷阱后,一个前肢被绳子套的死死的,勒得好痛的样子,还受伤了。真可怜啊~神秘的雪豹,可怜的雪豹。看到带着电子项圈的雪豹,真是心中戚戚然,人啊人,为什么总是有人自以为是,想当然地以人类方式去对待这些大自然的精灵?雪豹生活在喜马拉雅高山之上,很萌、很神秘,犹如一只大猫。它们捕食扭角山羊,跳跃于群山之间,它们是大山真正的主人。关于主角的片段其实不多,但表现的意义重大,雪豹很美,7.9分。巴基斯坦山岭绝壁上穿梭的大猫,与其他豹类的区别是白底黑斑。巴基斯坦真美,雪豹真美,这集看着心情很复杂继续5貌似某一年的上海国际电视节展映时,电视台播放过没想到在豆瓣上居然还能找到这个纪录片,很好看~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内详
语言:普通话/国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导演:HimalayaRecordsCorporation语言:普通话/国语地区:台湾编剧:类型:上映时间:2009年 别名:TheLandOfAbundanceTheLegendOfPandas用户标签:纪录片,熊猫,熊猫传奇,Documentary,卧龙天府,电影,大熊猫,台湾片长:imdb编号:「沃野千里,天府之土」这是诸葛亮对於四川的讚誉,「天府之国」的美称也因此驰名於中外。其中,最受国际瞩目的莫过於卧龙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熊猫数量将近有一百五十隻左右,佔了全中国总数量的十分之一。 号称「动物活化石」的大熊猫,最早的始祖出现在距今数百万年以前,是一种肉食性动物,经过长期演化之后,转变成以竹子为主食。由於人类的猎捕与栖地遭受破坏的威胁,如今全世界仅剩下大熊猫一千六百隻,零星散落於中国陕西南部、甘肃以及四川等地,其中超过八成分佈於四川。 本片深入四川内陆详细报导熊猫的保育与成长过程,浑圆憨厚的熊猫人见人爱,饲养员为了照顾与餵饱熊猫付出了极大了心力与劳力。 卧龙基地不但吸引了大批人潮,造成当地大量的观光收益。1961年,熊猫获选为「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标誌。熊猫从此化身为文化大使,频频代表中国出访美国和日本等国家,推展国际外交,同时为中国创造出大量的外匯收益。数十年来,卧龙基地为人类与动物间的自然之大爱做了绝佳示范。《卧龙天府熊猫传奇电影网友评论》好萌。纪录片拍摄的不怎么样,基本上是卧龙基地的宣传片,而不像一个专业的纪录片。但是熊猫真的好萌,滚来滚去,好可爱~以前觉得熊猫很蠢很呆还很脏,但碍于是国宝从不敢吐槽它。但现在真心觉得它们很萌啊,好想揉揉它们的小圆脸。熊猫的基因很好地gai到了人类这个种族的萌点,从而达到了利用另外一个种族的无数个生物机器来帮助其不断复制自身的效果。没想到我们还看过世界上第一部IMAX电影呢~还记得不?@土豆_坐上诺亚方舟听五月天熊猫太可爱了!!!!!!!~~~~不过解说太能扯了..连杨过小龙女都出来了...半夜被一部熊猫记录片萌到死去活来。。。那几团东西为毛那么喜欢翻滚。。。除了可以得到的关于卧龙的基本信息,在影片质量上来说,确实差强人意解说和画面完全脱节。不是好的纪录片。但滚滚真心太萌太萌了。去不了卧龙的过瘾吧。滚滚好萌。三千熊猫解放台湾。解说词异常的诡异,大段大段的中国式英语熊猫可爱爆了╮(╯▽╰)╭了解熊猫就要从纪录片开始小熊猫们太太太太可爱了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NickDavidson JemimaHarrison Garfiel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NickDavidson/JemimaHarrison/GarfieldKenned导演:JackFortune/PeterCapaldi语言:英语地区:美国编剧:类型:纪录片上映时间:2008-03-18 别名:遗体的价值用户标签:纪录片,BBC,英国,死尸的价值,科学,documentary,美国,horizon片长:49分钟imdb编号:tt1228310在你死后,你会意识到发生在你身体上的事么?越来越多的“生者”意识到了这些。因为在你死后,你身体上越来越多的部分会变得有用。每年数百万人通过移植已逝者的器官而免于死亡,并且遗体的组织器官也被医生当作练习解剖的工具。它创造出人体组织无休止的需求,然而尸体的缺乏刺激了一个有利可图的市场的产生。尸体已经成为了一项大买卖,有一些人会不择手段地在你身体上做手脚。 2004年,当资深播音员阿利斯泰尔·库克去世之后,他并不知道他的遗体正在经历一场现代版的“盗墓”传奇。本集地平线系列节目将一探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遗体买卖背后的黑幕,这项“蓬勃发展”的产业,到底路在何方。死尸的价值电影网友评论:我们从火葬场带回的亲人骨灰可能只是他的一部分,或者是别人的一部分,甚至可能只是猫骨的一部分,非法市场的巨额利润使得遗体交易成为一个广泛而公开的秘密,而曝光罪恶或许利大于弊,黑市的低捐助率必然导致价格激增,从而使得事态陷入恶性循环。然而即使是这样,你还会愿意在你死后捐赠你的遗体么?个体买卖遗体是犯罪但是公司或组织却在肢解、消毒和销售尸体的过程中大大获利;丧葬业和解剖业暗结交易锁链,垄断性行业恶性巩固;无偿捐赠和暴利转手,公共卫生政策改变的源头又在何处?地下尸体交易为接受移植的无辜病人日后带来的人身健康威胁又应该得到怎样的保障和赔偿?所谓文明社会的挑战英国曝光了美国非法买卖遗体,人体器官和组织的黑市,包括火葬场,丧葬一条龙,太平间等任何能接触到遗体的地方。虽然也有ACG这样的合法遗体捐献组织,但人体移植,医疗器械和医学发展对死尸需求量太大,再加上钱的诱惑,资本主义奸商就出现了,很多死于癌症的遗体组织被输送到全球各地……很有意思的话题,值得一看。主要是关于非法尸体买卖-自愿遗体捐献与尸体利用(医学教育和器官移植)间的关系。(剧透:250,000美刀/具,比许多活着的肉值钱多了。其实吾辈卢瑟们活着还得消耗资源,而尸体的价值也只会每况愈下,所以还不如早点儿)一具死尸的最大价格可达25万美元,操,挂了的我妥妥的比活着的我值钱啊=。=【不知道为什么皮肤被割下来然后放在一个水桶里的镜头能戳到我笑点我果然是三观扭曲没救了啊我以后还是刷天文学的纪录片去好了=_______=我承受力还行,除了剥人皮那段真的被吓到。主旨还是在倡导遗体捐赠,其实像西方社会这样普遍信奉现世报,捐赠比例都如此低。要搁中国,遗体捐赠比器官捐赠更难接受吧。信来世嘛,死不是终结,是开始。配合国家地理的bodytrade看颇有收获对遗体捐赠改观了很多会认真考虑做这件事突然想起一句话:活着的人远比死去的人恐怖总体来说还是挺不错的让我学到了很多特别是原来人作为一具肉体而言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应该从年轻人开始进行知识普及~~~~~可能要成为素食者了~~恶~~~多少人死去之后的价值要远比活着的时候大,可惜我们大多是火化的命。酷6看了十多分钟总是跳播木法看下去了谁能提供好些的观看地址哈哈,原来我评分就是看对不对味儿耶!好弱智的我~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内详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导演:CarlDeal/TiaLessin语言:英语地区:美国编剧:类型:纪录片上映时间:2008-08-22 别名:用户标签:纪录片,美国,2008,Documentary,灾难,美国电影,生态,紀錄片片长:90分钟/USA:93分钟imdb编号:tt1149405美国近年天灾频传,暴雨大雪瘫痪了许多乡镇,也让许多人无家可归,本纪录片讲述了一对被困在新纽奥良水中的夫妻,也描绘了美国整体社会与制度的无力。 幕后制作 影片以一对被困在新纽奥良洪水中的夫妻为主题,风雨无情,但是救灾的无力与失败的政策口水,反而让灾民更加陷入苦难之中。这部获选为2008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最佳纪录片大奖的影片。不只是纪录了这对夫妻的故事,更描绘了美国政府的无能与漠视,以小人物的酸楚检视整体社会。 花絮 ·2008美国纪录片大评审团奖 片中有大量卡特里娜飓风来袭时拍摄的原始镜头,导演在飓风结束一年后又回拍摄地补充了大量素材和情节,经过混合,剪成成片。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长片(提名)TiaLessin / CarlDeal《水之患电影网友评论》别指望政府会真正帮助穷人,南方的黑人,乱世佳人里的新奥尔良啊,竟然变成这样。政府本来就是一个可笑的名词,而寄希望于政府,无异于托付黄鼠狼看鸡。找到一個好的受訪者(表演性格強,還拍一堆超棒footage),紀錄片就成功一半了。批判太多。片中黑人居多,容易让人联想到种族问题。小布什和他的美国政府遭到诟病最多。这个实在比较水灾受灾区黑人的视角来描述的,很多镜头,就是他们自己拍的。制作太粗糙,但可以看到一部分非洲裔美国人的生活。灾难面前,人人平等。我想看呢别下雪了今天blackunion本来要放的主要是灾难的影像很珍贵,后面就不如前面了。有一种灾难,你是看着它一点一点向你走近。真实的一个侧面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内详
导演:国家地理频道(NationalGeographicChannelsInternational)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导演:国家地理频道(NationalGeographicChannelsInternational)语言:英语地区:美国编剧:类型:上映时间:2008 别名:用户标签:纪录片,国家地理,大熊猫,动物,美国,熊猫,❤国家地理纪录片,Documentary片长:47分钟imdb编号:【英文片名】NationalGeographic-GiantPanda 【中文片名】国家地理-大熊猫 【国 家】美国 【类 别】纪录片 【画面尺寸】1280*720 【画面比例】16/9 【视频编码】x264 【封装形式】MKV 【比特率】3333Kbps 【帧频率】25.000帧每秒 【音频编码】DolbyAC3 【声道数】5.1声道 【采样率】48.0KHz 【语 言】英语 【字 幕】中文简体 【时 长】46mn57s 【文件大小】1.09GB 【剧情简介】 一部介绍国宝大熊猫的好片,其中的许多珍贵镜头让我们对这种动物有更全面的了解。 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melanoleuca),俗称熊猫或猫熊,体色为黑白两色。熊猫生长于中国中西部四川盆地周边的山区,是中国特有的野生动物,亦为国宝。全世界现存大约3100只左右,由于生育率低,加上对生活环境的要求相当高,是一种濒危动物。由于大熊猫兼有熊和浣熊的特性,也与这两个科的动物有着明显的差异,它的科学分类一直有争议,有人提议把大熊猫单列为熊猫科来解决这个问题。即使用现代的基因测试技术,对不同的蛋白或核酸进行比对可能得出大相径庭的结果。因此大熊猫的分类至今仍有很大的争议。 熊猫喜欢独居,每只熊猫有单独的活动区域。熊猫的食物主要是剑竹。竹子的特点是一年四季都能茂盛青翠,而且各部分的营养成分大体一致,它们吃竹子的心和竹笋,有时也吃竹叶。但熊猫的肠子很短,也没有供发酵纤维素的共生细菌。熊猫只能吸收吃下去的竹子的17%,而鹅的食物虽然通过消化道很快,它们的利用率也有30%。这就使得熊猫每天进食时间长达10个小时以上。由于熊猫摄食的竹子种类很多,而它的栖息地又有很多种竹子生存。对于竹子周期性的开花死亡,没有确凿的研究证据表明熊猫会因此挨饿而危及生命。倒是栖息地的人工开发,让熊猫的生息环境缩小从而无法找到合适的竹林。熊猫有时亦会吃肉,尤其是怀孕期的熊猫,常需要吃肉摄取营养。国家地理-大熊猫电影网友评论:其实国外的团队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精准,开始地理环境的表述及定位令人诧异;原来小黑白行动起来还是很迅速及轻便的;寻觅好久,打架,换了30s,搞不好还要看别人啪啪啪,这可能是雄性小黑白最最惨痛的人生经历了;话说雄性小黑白一生只要啪啪啪,吃啊吃就好了呀,雌性小黑白竟然要照顾两年小宝拍摄团队好辛苦,野生滚滚为了赶去约会撞翻了拍摄道具,经过工作人员身边连正眼都没瞧一眼就甩着肥PP晃过去了。击败三个对手的赢家才换来跟母熊猫的30秒啪啪啪,伤心的失败者就在一旁盯着整个过程然后放弃希望走掉……又可怜又好笑。还有把熊猫宝宝抱在怀里喂奶的镜头太暖。果然是萌神~大自然太神奇了!虽然还是很不理解为什么熊猫那么巨大的动物那么挑吃食物99%都是竹子~但是这部纪录片还是很好的!耗时两年在秦岭里面追着跑步很快的熊猫跑~看到熊猫妈妈抱着熊猫宝宝真是好有孤儿寡母的样子…一直眼湿湿的!希望世界上越来越多熊猫喜欢吃的竹子!!不要灭绝啊!!!中国的国宝-大熊猫,动作缓慢,憨态可掬,十分迷人。本片拍摄了秦岭的大熊猫的生活片段,十分难得,尤其是母熊猫抱着小熊猫喂奶的镜头,显示出大熊猫的母爱不比人类逊色。小熊猫也萌萌的,活像小老鼠,呵呵。总之,难怪熊猫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一般。都是拍产子,育子就over了,顺便批评天朝破坏环境。而且我看的BBC,国家地理,脚盆的熊猫纪录片都无一例外的号称自己是第一家拍到熊猫野外交配画面,到底谁说的是真的?看到大熊猫怀抱小熊猫喂奶的镜头,我都要哭出来了,大熊猫妈妈应该是意识到镜头的存在了吧。另,爬树睡觉的镜头萌翻了。再另,公熊猫被拒绝的时候,我觉得它好可怜OJZ滚滚无敌啊.动物最NB的地方在于完全不为回报的养育,子女长大后都跟白眼狼样一去不复返.这个是无私呢还是本能呢?之前看过陆川的纪录片,感觉陆的更富人文化;而这部更写实。交配的过程,熊猫也有打架不萌的时候,涨姿势!哺乳抱抱萌化!!!!!!想起去卧龙时,忍不住给滚滚捐款,再去一次估计也一样...ps向野外工作者致敬总觉得这些外国产的胖达君纪录片内容都差不多,叙事手法也很类似,所以看过也没有太深刻的印象了。这个纪录片超棒!心都要融化掉了=w=熊猫就是我唯一看不腻的生灵啊。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西恩·潘 NormanSolomon GeorgeW.Bush Bil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西恩·潘/NormanSolomon/GeorgeW.Bush/BillClinton/GeorgeBus导演:LorettaAlper/JeremyEarp语言:英语地区:美国编剧:类型:纪录片上映时间:2007-05-14 别名:用户标签:纪录片,美国,战争,政治,军事,2007,美国电影,Documentary片长:73分钟imdb编号:tt1015246本片主要探究了数十年来,包括从越南到伊拉克,美国政府和媒体是怎样主动卷入一场场无谓的战争,并让人民群众为此买单的。影片由著名演员同时也是政治积极分子的西恩·潘作解说,公布了许多官方的秘密胶片,用翔实而令人震惊的资料,揭露了美国政府如何利用媒体宣扬战争的正面新闻,以蒙蔽大众的眼睛。《战争制造者们电影网友评论》作为记录片这部WarMadeEasy并不出众,但作为反战片来说提出的观点却是毋庸置疑的:华盛顿通过侵蚀主要媒体,来达到控制主流甚至是压倒性的舆论来为其发起战争服务——模式听着耳熟吗?这就是政治,自古以来都是。即使在号称民主自由的美国。先有越南、阿富汗、伊拉克,下一个是谁?2014.11.16本片探究了从越南到伊拉克,美国政府和媒体是怎样主动卷入一场场无谓的战争,并让人民群众为此买单的。影片公布了许多官方的秘密胶片,用翔实而令人震惊的资料,揭露了美国政府如何利用媒体宣扬战争的正面新闻,以蒙蔽大众的眼睛。这部片子可以让我们清醒地权衡美国作为一个所谓的民主国家究竟是否真的论美国佬的对外战争:政府粉饰战争的正义性——“我们爱好民主和平,我们打战是为了让他们接受民主,为他们赶走独裁者”;媒体鼓吹战争的必要性——“他们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再不打,受伤的就会是我们。如果你不支持战争,就请闭嘴”。(片中有一个数据很刺眼,现代战争中,平民死亡率远高于士兵)如果有人因为看了此片就为CCTV辩护,那基本就是中CCTV的毒太深了,他们要么告诉你这个世界很邪恶,中国很善良,要么告诉你这个世界到处是欺骗,自己欺骗也是理所当然的。媒体当然不会有绝对的自由与独立,了解他们的欺骗性是更好的谨慎看待一切,而不是成为信息的奴隶,摇旗跟在屁股后面。片子用大量的影像资料不断拼接,轰炸制造一系列美国对外战争的罪魁祸首们。而这也恰好证明,在“最民主的国家”,掌握政权和资金的统治阶级想要战争,让它成为合理,它手下的那些披着“真相使者”外套的看门狗媒体早已堂而皇之卖起了战争宣传手册。可笑的世界警察不要脸地指责他国的话语权6.82007年就已有此独立报导的观点,但我们所了解到的,一直到现在依然在被这帮淫媒所控制。没有绝对的民主,只有绝对的欲望。结合着朱利安·阿桑奇的数据观看此片,效果更佳。本片的结尾是马丁路德金对于战争的观点,也可以理解他为什么必须得死。最近看反美电影看上瘾了...这一部就有点一般了,美国国内的民主反战小清新作品。只是剪辑采访了很多美国的官方资料,官员讲话和新闻报道(CNN,呵呵),试图证明他们自相矛盾,假话连篇,但电影制作者并没有一线的采访资料。一个盛大的恶行往往是以至高的正义为名。隐藏一部分争相比说谎更可怕。其实只要涉及到政治权利利益哪儿都一样丑陋掩埋真相假借之名扼杀声音。但我欣赏美国的是他们会有反思并允许反思的声音出来即便在当权者还在的时候。挺条理清晰的,像简单的一个文本分析,分析了策略但好像没有更深地分析动因。权力(政经)、媒体、知识分子之间到底应该持有什么样的关系,媒体和知识分子应该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可以做个题目吧。。。真实的信息从哪里取得?记住了一句话:“我们应该习惯去质疑。”本片主要探究了数十年来,包括从越南到伊拉克,美国政府和媒体是怎样主动卷入一场场无谓的战争,并让人民群众为此买单的。主要批判新闻媒体在战争中丧失了独立性,对战争的非正义及道德困境反思不多“忽略一些事情要比说谎更加的有力“”当总统决定他要美国参战时,那战争就成了产品”美国政府为何一再欺骗民众而依然可以发动战争?不过奥巴马这一任还没有发动过,倒是欧盟最近欺骗性的发动了利比亚和叙利亚战争。战争没有赢家!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台北故宫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台北故导演:NationalGeographic语言:英语地区:美国编剧:类型:上映时间:2008 别名:国立故宫博物院用户标签:纪录片,台北故宮,国家地理,美国,Documentary,故宫,历史,2008片长:imdb编号:《台北故宫博物院电影网友评论》我以为是要讲台北博物馆的珍品的,确实老蒋过去的时候搬过去不少好东西,但是事实上是讲博物馆怎么运营,以及乾隆是怎么毁坏文物的,譬如乱涂乱画乱朱批,乾隆一生写了四万多首诗,作为文艺青年,他至少还是很努力的,虽然造诣一般。诚如纪录片提到的,老蒋是想把“文化象征”带走,可能台北故宫里的文物完全媲美故宫。另外有一点,纪录片把乾隆捧的太高了,乾隆在名家字画等文物上搞的破坏哪里是升华!!怎么说呢,可能因为比较简短,难以将台北故宫所承载的华夏文明向我们展示,不过关于文物保护方面,对比不久前北京故宫博物馆发生的文物盗窃以及损坏事件,让我颇有感触。“台北故宫博物馆不再只是守护着文化传统与消极地提供展示空间,而是转化成为一股新的全球文化力量,运用新科技与世界分享文明。”在提到乾隆在历代书画、器物精品上盖章刻印,书写观后感的行为,居然还给予了肯定,这是什么操作?宝贝都在这儿了。。印象深刻的是转心瓶、核桃微雕、翡翠白菜、象牙套球……我在想如果这些文物在北京会不会丢呢台湾很好的呵护着它们身为华人感到欣慰台北故宫真是够严的啊,谁来都是那些货……到底是懒得拿出来还是怎么地……最稀有的珍宝基本上都没拍出来。还有,把乾隆那种文化大俗人捧得那么高。该片定义,所谓的台北的故宫收藏只是乾隆的个人艺术追求。在台北故宫博物馆面前,北京故宫博物馆就是个笑话镜头的运用和叙事的结构容易让人接受的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