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导演:马丁·斯科塞斯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乔治·哈里逊/保罗·麦卡特尼/林哥·斯塔导演:马丁·斯科塞斯语言:英语地区:美国编剧:类型:纪录片上映时间:2011 别名:用户标签:纪录片,MartinScorsese,Beatles,美国,马丁·斯科塞斯,georgeharrison,2011,音乐片长:208分钟imdb编号:tt1113829老马丁的乔治哈里森纪录片第17届美国评论家选择电影奖最佳纪录片乔治·哈里森:活在物质世界电影网友评论:之前还对俏芝没有感觉,看完这个越发觉得他越品越有味道以至于看见他后期的样子自己都有一种spirituallypeace的感觉。要是他人向我描述这样一个人一面是充满着爱与关怀的一面又是不留余地的愤怒我会觉得他存在于小说里。但这就是生活于物质世界里的GeorgeHarrison,他被认为是最内敛的虫子,但在我看来其实是最有个性的吧,因为他只是选择了这样的生活方式,他可以只是抱着吉他唱泡和侬的歌,也可以俨然决然地选择退出虫团唱自己写的歌去亲手打造花园去信仰或是冥想个几天几夜。如果说John追求的是理想国Paul满足于物质世界那George就是在物质世界尽力追求自己最理想的状态吧。这样的俏芝太令人着迷了珍贵影像,三个半小时截屏无数耗了一整天。这个Silentbeatle其实是很极端的,坏脾气但又灵性生活,想得多临终如何脱离身躯,即使活在这个物质的娑婆世界。解散之后才开始他真正的风华正茂吧,即使短暂,自由自在做了很多事。越来越觉得永远乖乖谦逊的保罗从小到老都带的假面具,真正的好好先生是林哥摇滚乐造神的史记。乔治哈里森把披头四带去了印度。他曾号称披头四中最有精神深度的一位。确实,列侬用一颗子弹成了耶稣,而乔治则肉身成圣,还喘着气就成了至圣先师,恨不能抢了印度人的饭碗。他那首mysweetlord在新近一集银河护卫队里,配着假上帝展示他创造的繁花似锦的伊甸园,端的合适!这部纪录片讲述着乔治的一生。很短的篇幅讲着他在披头士乐队期间,基本上讲着他在披头士之后的时光,在我的心中,乔治是改变自己最大的一位。正如片名《物质世界》,乔治是活在物质世界,又超脱于物质世界。有些时候改变是为了自己,然而有的时候却迷失了自己。但是,乔治告诉我们,记住不忘初心便好还没分清Beatles里的歌哪首是谁写的时候,乔治的歌全部都可以列入我的top10!乔治固然没有囧和泡儿那么的耀眼,但是开始接触印度哲学开始审视内心的乔治或许是Beatles里最懂得快乐的。乐队解散后还在创新的路上越走越远。对林果最后说的话真的可以让我爆哭三天三夜了这个纪录片真的拍的非常好!对披头士没有任何了解的人看也不会有尿点或者压力。第二部分我110分钟我几乎是全程流着眼泪看完。神情锋利的他,双重性格的他,追求灵性,心怀大爱,同时看待这个世界,有着童稚般天真却又游离在物质之外,没有任何肉体上的眷恋。天啊,乔治!第一次看的时候还是高中,alwaysweeping,sweetGeroge,thelightthathaslightedtheworld(PaulMcCartney真的是精神上从未离团呀,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看完这个真的是讨厌)刚刚看到一个评论,说小乔的音乐是向内延伸的,最终达到了一种精神的高度,觉得十分贴切了。乔治哈里森,作为一个吉他手和音乐人,他安静、温柔、充满矛盾和复杂、处于物质世界之中却又不真正被物质所束缚。真真真滴太喜欢他了~有信仰很重要。乔治的精神世界实在太美好了,然而却生活在一个如此让人无奈的物质世界里。他在披头士后期和Allthingsmustpass里的作品简直甜得不像话。的确相比之下Sir麦卡特尼十分的假大空。他的幽默,他的友情,他的爱他对自己置之度外,与环境融为一体了他的私欲在哪里,他在哪里,好像没有他,他又无处不在,这就是他的灵性吗?世界的命运给了我们认识他的机会,认识一个拥有圆满的一生的人的机会。没什么好诟病的啊,也没什么好苦逼的。一群熊孩子往前跑,George一定是当中好奇心最重的一个,这个好奇包括了对死亡和终结形式的拷问。他先跑到头了,对此程心知肚明。感动于朋友间某种永恒的牵绊。性、lsd,與之相對的宗教和冥思,他處在in-between的位置,每向上一步,就有一隻手將他向下拉扯,如同他在甜美和暴戾間遊走的個人特質,他為自己選的人生軌跡也是如此極端。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BarbaraEpstein W.H.奥登 以赛亚·伯林 史蒂芬·杰伊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BarbaraEpstein/W.H.奥登/以赛亚·伯林/史蒂芬·杰伊·古尔德/伊丽莎白·哈德威克/瓦茨拉夫·哈维尔/罗宾·摩尔/玛丽·麦卡锡/安德烈·萨哈罗夫/戈尔·维达尔/迈克尔·斯图巴/派翠西娅·克拉克森/RichardEaston/詹姆斯·鲍德温/苏珊·桑塔导演:马丁·斯科塞斯/DavidTedeschi语言:英语地区:美国编剧:类型:纪录片上映时间:2014-02-14(柏林电影节) 别名:TheNewYorkReviewofBooks:A50YearArgument用户标签:纪录片,美国,马丁·斯科塞斯,Documentary,MartinScorsese,2014,Martin_Scorsese,2015片长:95分钟imdb编号:tt3510820AdocumentaryonthehistoryandinfluenceoftheNewYorkReviewofBooks.纽约书评:争鸣五十年电影网友评论:马丁爱纽约。生肉难啃。一个想法:打字机间的辩论可能是二战后时代的知识分子向世界证明自己存在的一种方式,这或者成为后来中产阶级(+)的Vogue(且不论这里的意识形态),就像今天的instagram/kinfolk.而现在,特别是2016年后,自由派可能已落伍。或者这个世界需要新途径和可能一些更革新的东西。最早知道NYRB还是因为他们出的那套平装书,打捞出不少经典。这片子别的也不用提了,看那么多大牌挨个儿出场早就泪眼汪汪(其实托宾戏份很多啊)~最感慨还是这么多人找到共鸣的瞬间。还有主编说只要我们付的起printer,我们就能出版任何想出版的东西,谁也拦不了我们。这精气神。没想到居然是14年标记的,当时好像的确对外国文学兴趣很大。全片在组织上没费什么巧思,估计因为是拍给目标读者,有点表彰大会,直白激进(如片中所说)的刊物应该也不少批评吧,这方面没有谈到。我一直以为奥登是很古早的人,没想到还有影像留存。PS:是在B站上看的。水平所限,没有特别看懂。但是看完后,记住了两个词,intellectual以及critic.里面提到了许多的政治事件,越南,人权,种族主义,女权主义,苏联,利比亚,占领华尔街。对我来说,此片政治性太强,文学色彩不够浓烈。更倾向于去看看《巴黎评论》。中规中矩的一部记录片:以《纽约书评》五十年庆典为背景,其中穿插着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核心思想也一直是白人精英主义所推崇的“自由”、“民主”等普世观念。相较于斯克赛斯其他电影而言,这部纪录片不论从选材还是视角上,都是平庸之作。1.不喜欢看是文坛撕逼,有时间口水战,还不如做点儿其他的…2.确实发现自己没文化,好多背景知识不了解3.导演你除了叫了一群名人来说话、念文章,还有把纪录片和文章,剪在一起,还干什么其他的了…4.味同嚼蜡的学界介绍片,不接地气前一小时撕逼撕得好无聊,后面37分钟才有料:书评撰稿人伯林、萨哈罗夫现身,蒂莫西加顿阿什回忆为书评写波兰及捷克革命的情形,当然也少不了哈维尔的身影,可惜罗伯特达恩顿只出了个名字,而桑塔格这女人霸占了好几分钟。导演找错了!美国严肃版编辑部的故事。老马不是将一个一个的事件和运动分开叙事,而是在默认大家已经了解这些内容的基础上,把事件全部剁碎了拌在一起,中间作者的回忆和编辑部的日常成为调料,只是如此组织编排的原因大概不是我看一次就能理解的。严肃文学50年。80几岁的BobSilver拧着脑袋说aslongaswecouldpaytheprinter,wecouldpublishanythingwewantandnoonecanstopus......看完纽约书评的纪念文章,再来看纪录片里的Bob,最感慨的是那股工作到死的美国式工作狂精神。当年没能赶上Becker的最后一课,幸好赶上了Silvers最后几年的纽约书评。14th啃英字。大牛时评回顾串烧。詹姆斯•鲍德温谈黑鬼一词,苏珊•桑塔格谈摄影之用,诺曼•梅勒遭女权抨击以及罗伯特•洛威尔自白至路终。主编罗伯特•西尔维斯,高出镜率。自由主义的左派知识分子大本营,试图抵抗时代里的浅薄与低俗,营造出独一无二的思想氛围,无处不不在的自由主义,争论即生长。
备注:已完结
类型:喜剧
主演:本·阿弗莱克 詹妮弗·洛佩兹 贾斯汀·巴萨 克里斯托弗·沃肯 Davi
导演:马丁·布莱斯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本·阿弗莱克/詹妮弗·洛佩兹/贾斯汀·巴萨/克里斯托弗·沃肯/DavidBacku导演:马丁·布莱斯语言:英语地区:美国编剧:马丁·布莱斯类型:喜剧/爱情/犯罪上映时间:2003-08-01 别名:爱情标错心/吉格力/ToughLove用户标签:美国,BenAffleck,爱情,JenniferLopez,烂片,美国电影,喜剧,2003片长:121分钟imdb编号:tt0299930拉瑞·吉利(本·阿弗莱克)是一名游手好闲的小无赖,一天却被黑社会老大派去执行一项颇为重要的使命,绑架当地检察官的弱智弟弟布赖恩,因为他能把自己送进大牢。不过对拉瑞的办事能力有一定了解的老板同时又派出了詹妮弗·洛佩兹扮演的美艳女郎瑞琪,监视拉瑞的一举一动。 自打瑞琪踏进拉瑞的小公寓那一刻起,拉瑞便被美丽不羁的瑞琪深深的吸引住了,他的世界也从这一刻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拉瑞千万百计想赢得美女的青睐,尽管一次又一次的碰壁,却始终无法动摇他的决心。 伴随着一连串意外事件的发生,两个人的命运也不由自主地紧紧相交缠在了一起,只是这段感情不仅会危及他们的行动计划,还很有可能送掉两个人的小命……第30届金酸莓奖十年最差电影(提名)鸳鸯绑匪电影网友评论:看到15分钟的时候就觉得尴尬爆了,一拉进度条这片子有121分钟……大本演技不好我知道,碰上JLo简直是糟糕到了极致……故事就是弱智,俩人折腾一通屁事没成,发现男主内心住着小公主,拉拉T就愉快的和他在一起了……表演多给Bartha和Pacino点分,配角都不错,可惜就是个臭篓子。卧槽剧本稀烂。现在终于明白小时候没听过她的歌没看过她的电影都听过JLO的大名,大杀。越看BEN越顺眼。沃肯和帕西诺是我最喜欢的两个老家伙,要是加上奥德曼和比尔奈伊再烂的片我也给你打五星。这三点是我打三星的所有原因,另外:突然觉得BEN无论跟谁都很搭卧槽剧本稀烂。现在终于明白小时候没听过她的歌没看过她的电影都听过JLO的大名,大杀。越看BEN越顺眼。沃肯和帕西诺是我最喜欢的两个老家伙,要是加上奥德曼和比尔奈伊再烂的片我也给你打五星。这三点是我打三星的所有原因,另外:突然觉得BEN无论跟谁都很搭现在知道原来这是教育片,借吸引人的男女主角来教育你们关于读书,关于男女情,等。还是本阿夫来可的夫妻纪录片。。还有阿尔帕西诺,好吧,改成四棵星,台词也不错。又有很多粗鲁和修辞的词语,不容易啊。最后弱智竟然找到了澳大利亚口音的女神,男女主也终成眷属。现在豆瓣的评分真是不靠谱,绝对是一部被低估的chickflick!那些可着劲的给低分的朋友是觉得这样显得自己有内涵呢?还是酸葡萄心理呢?还是根本就没有看呢? 拉瑞·吉利(本·阿弗莱克)是一名游手好闲的小无赖,一天却被黑社会老大派去执行一项颇为重要的使命,绑架当地检察官的弱智弟弟布赖恩,因为他能把自己送进大牢。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小本出来混总归要还的!!!我好奇为什么这部戏有沃肯和帕西诺参演……还有那部电影吉尔和杰克,简直就是灾难,看的尴尬死我。不是al不合适演喜剧,而是导演你做了什么拍出这样的电影。从看指甲的方法来看偏女性化男性化那里笑死我了,经典完掉~还有老爷子的大嗓门…看都不用看,猜都不用猜,老爷子就是辣么神~!!可惜电影没什么高潮,可惜了还不错⊙▽⊙不太专业的逗比杀手,不太专一的双性恋女同,不太智障的智障。结尾有点意外,毕竟“人生有很多种可能”。这真是烂到不能说话的jp烂片了,Ben真是为了一段情真的可以那么随便的。JLo当年的魅力真是。。没想象那么差,有些片段还是很搞笑哈哈哈哈年轻的大本真是太可爱了动不动就fucking黑历史
备注:已完结
类型:喜剧
主演: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玛德琳·斯托 安东尼·奎恩 雷欧·波瓦
导演:马丁·伯克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西尔维斯特·史泰龙/玛德琳·斯托/安东尼·奎恩/雷欧·波导演:马丁·伯克语言:英语地区:美国/法国/瑞士编剧:WillAldis/SteveMackall类型:喜剧/动作/爱情/犯罪上映时间:2002-08-30 别名:爱人保镖/为安杰洛复仇用户标签:史泰龙,美国,动作,爱情,美国电影,喜剧,2002,犯罪片长:97分钟imdb编号:tt0275947一天,珍妮弗回家时发现自己的丈夫和自己的好朋友在泳池中嬉戏、亲热。同一天,珍妮弗被告知她原来是犯罪集团首脑安杰洛的女儿,她的生活从此便起了重大变化。安杰洛被杀后,珍妮弗便成为了仇家的下一个目标。法兰奇是安杰洛最信任的保镖,得悉珍妮弗身处险境,立刻赶去保护她,更展开了他们的复仇计划。其实,法兰奇和珍妮弗相处其间,二人已互生情愫。究竟,他们的复仇计划能否成功,而二人的感情能否再进一步?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RobbieRobertson 埃里克·克莱普顿 尼尔·戴蒙德
导演:马丁·斯科塞斯
语言:英语 中古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本片是美国摇滚乐队“THEBAND"在三藩市作告别演出音乐会的纪录片。片中的大腕实在太多了。 马丁.史高塞斯的导演手法出色,在把握节奏、色彩运用方面掌握得非常有尺度;鲍里斯.李文的摄影技术也是炉火纯青,使得本片成为摇滚乐纪录片的代表作之一。最后华尔兹电影网友评论:4.5;oneofthebestrockconcertdocumentariesthatunderstandboththelookandsoundofrockn''roll,andexecutedwithadequatetechnicalcrafttocaptureallthenooksandcranniesofagreatlivesho马丁·斯科塞斯影像回顾之《最后华尔兹》。最后的华尔兹不如说是70年代摇滚音乐的最后绝唱!70年代,一个最坏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人们最单纯朴实的年代。正因为处在那个年代所以成就了无数的伟人!现在看起来,那是一个伟大传奇的时代。如果乡村,蓝调在和舞蹈混合就形成了不同种类音乐的混合体那便是摇滚睡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填补了从没在电影院睡过的人生空白。太香了,睡意来了根本把持不住。电影是现场纪录,唱一首插几句访谈再放下一首。乐队从没了解对白又听不懂,于是睡一首被下一首吵醒,挣扎着看两眼再度入睡。还盘算睡个十来分钟再接着看结果睁眼已经在播片尾字幕了。好满足...打卡纪念一下。人物访谈的介入造成每一场演出的缝隙,对美妙的歌曲旋律沉醉不已,同时又期待着当事人真实情感的现身说法。与电视演唱会的镜头切换不同的是,每一个特写和推拉以及远景的组接都在服务于歌手的情绪表达和技巧演绎。音乐是美丽的,能够治愈受到创伤的人们,最后的华尔兹在镜头的拉远中定格。(8.5)啊,我真是爱死TheBand了,喜欢的程度直逼Beatles!这场演唱会几乎涵盖了一半以上我喜欢的欧美音乐人,但没听到WhisperingPines真是遗憾,TheBand真是写出来我最爱的那类音乐啊,这场演唱会真是太棒了!!!2017056AMartinScorseseFilm.分分钟教你如何拍纪录片也可以拍出自己的风格。由此可见,导演对于音乐的敏感度是多么重要。当结尾最后的华尔兹响起,theBand淡出历史舞台,然而摇滚却永不落幕。为什么老马丁的片色彩都要这么美,美cry美cry。看到这些大牌们年轻时候模样还真有些违和感,不过真是太棒了。一曲Ishallbereleased比Dylan唱得还要动人。Woodstock之后最带感的摇滚纪录片。马丁·斯科塞斯为美国摇滚乐队“THEBAND”告别演出音乐会拍的纪录片。还有鲍勃迪伦等大牌前来串场。对这个乐队不了解。因此访谈什么的完全没兴趣。但是音乐真好听啊真好听,真好听呀么真好听!!!访谈部分有一种fiction的感觉,像表演,不是说假,人也许是在摄影机前通过自觉不自觉的演出找到自己。如果说有些实验性质,就是把演出和音乐史串起来了,老马丁自称amusictapestry总有种下个画面德尼罗就要冲出来的感觉...那版最好的helpless之前看了无数次都能背出来了。全片倒是今天才看完,thebestbackingband!能够“玩”音乐的人太幸福了,看着他们在舞台上享受的样子,真是让人迷醉。可惜我一点音乐天赋都没有,要不然真要苦练一门乐器。大腕云集。。。这片无论内容还是拍摄手法都比后来滚石乐队那场和LighteningintheBottle要好。。。
备注:已完结
类型:喜剧
主演:克拉拉·拉戈 丹尼·罗维拉 卡勒梅·马奇 卡拉·埃雷贾德 阿尔韦托·洛
语言:西班牙语 巴斯克语
年代:未知
简介:导演:埃米利奥·马丁内斯·拉萨编剧:博尔哈·科贝亚加/迭戈·圣何塞主演:克拉拉·拉戈/丹尼·罗维拉/卡勒梅·马奇/卡拉·埃雷贾德/阿尔韦托·洛佩兹/更多...类型:喜剧制片国家/地区:西班牙语言:西班牙语/巴斯克语上映日期:2014-03-14(西班牙)片长:98分钟又名:巴斯克情事/八个巴斯克的姓/SpanishAffairIMDb链接:tt2955316西班牙情事的剧情简介······ 2014年最火西班牙电影,持续维持西班牙的电影票房冠军。 拉法,土生土长的安达卢西亚人,从来没有想过离开他心爱的塞维利亚,为了去追求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红酒,编发和女人。直到有一天,出现了第一个抗拒了他魅力的女人:阿玛伊娅,一个巴斯克的女人,所有的东西都改变了。拉法决定征服她,他甚至去了尤斯卡迪的一个偏远的小村庄。在那里,为了征服阿玛伊娅,他做了所有需要做的事情,甚至努力去做一个巴斯克人。 西班牙情事/八个巴斯克姓电影网友评论:看懂本片需要极强的西班牙语理解能力,尤其是对西班牙文化背景的了解,很多段子是语言本身的游戏(八个姓里面的苏比萨雷塔,以及不属于巴斯克姓的克莱门特那个段子和毕尔巴鄂足球队有关)。从情节严密程度,连贯性和悬念来说,非常完美,编剧的逻辑思维反应能力应该非常敏捷,很多片段的衔接令人叫绝。故事发生在南部安达卢西亚,高潮出现在北部巴斯克,结局回到南部安达卢西亚的艳阳下。这是一个典型的西班牙爱情故事。非常合格的爱情喜剧,即使很多国家文化梗不那么清楚,也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然后笑出来。编剧上各个角色的信息错位,让上帝视角的观众能接住每个喜剧包袱,而地域冲突,以及真假安通和女主之间不同又微妙的关系,更是为故事增加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想来一个小小的西班牙,加泰隆尼亚也要分裂,巴斯克也要分裂,西班牙人还是太闲。开头的弗拉明戈看得激动万分,无尽的阳光和热浪,我还是最爱我的安达鲁西亚。【20170604】剧情很老套,看个热闹。西国的南北一家亲,当塞维利亚男青年遇上巴斯克姑娘,衣着口音生活习惯,就像上海小伙撞了个东北妞。音乐还蛮好听的。塞维利亚是去过的,弗拉明戈餐馆、马车、街头表演,很有代入感~各种只有在板鸭生活过的人才能看得懂的梗,非板鸭人肯定一脸萌比。地图炮不要太猛。片中点题的八个巴斯克名字,说到克莱门特和乌干达林我就笑得不行了。典型西班牙式犯二片,你别说,真实的西班牙人。。。还就是这样子的。梗老,情节太乱,不知道为什么票房高,西班牙人民笑点低?可能还是很多语言梗、文化冲突梗没get到吧。地域歧视是个大IP呀,不过欧洲人民心大,国内要整这么一个,小粉红能把导演封杀了吧?据说是当年西班牙票房冠军。有些地方还挺好笑的,猜得到结局的喜剧,幸好有王员外解释,我才懂这个地域梗……但是姑娘真的好美啊!!!男主真的不是斗鸡眼吗???20180825外教说这部电影并不完美,但对于西班牙来说却十分重要。因为电影上映的那一年,恐怖组织埃塔解散,巴斯克不再成为敏感话题,西班牙人终于可以在公共场合无所顾忌的大笑巴斯克人。一直觉得西班牙的男人都是性感而又帅气的,结果这部影片里的男主根本就是可爱风哇!脸嘟嘟的超可爱了!女主算是西班牙热门女演员了!最喜欢安妮!宇宙无敌可爱热情!西语小测后全班一起看的,因为答得很烂,所以好笑之中有一丝丝苦涩。感觉我的个性很像老太太“安妮”,还有女主的刘海真的像用斧子劈的:D连爆米花电影都算不上的片子。本来是很多时候都想要跳过的,但是西班牙语实在太好听了,一个半小时忍下来,豆瓣过来发现wow竟然还有2。西班牙的locallovestory,地域矛盾理解起来有点困难,本土化程度较高,人物和故事都过于吵闹了,浮躁且无序,意思不大啊哈哈哈向神父忏悔那段!“这就是巴斯克人啦,最后还是爱西班牙人”!ClaraLago真是一个巴掌脸,脸也太小了吧!三星半。
备注:已完结
类型:喜剧
主演:JenniferWestbrook DavidWarbeck Gera
导演:马丁·坎贝尔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JenniferWestbrook/DavidWarbeck/GeraldTaylor/MichaelArmstrong/HenryRayner/TerenceEdmond/DianeKeen/HarveyHal导演:马丁·坎贝尔语言:英语地区:英国编剧:MichaelArmstrong/TudorGates类型:喜剧/Adult上映时间:1974-04 别名:用户标签:情色,英国,1973,英国电影,喜剧,asd,720p,欧洲片长:89分钟imdb编号:tt0070674作为英国70年代性解放时期最精彩的作品,本片围绕一个色情淫荡的蒙面采花贼展开,他引诱女人心甘情愿地跟他上床。由始至终他都被两个倒霉的警察无情地追捕却屡屡得以逃脱,另一方面他不时地对丹麦色情女星的阴毛作出令人震惊的评价。 幕后制作 这部电影处女作出自MartinCampbell之手,他现在是好莱坞炙手可热的导演,先后拍摄了《黄金眼》、《蒙面佐罗》和《皇家赌场》等商业大制作。采花贼电影网友评论:在电影史上70年代无疑是美学的最高峰同时70年代也是令人匪夷所思的年代,现在回头看看太多的奇葩电影来自那个时期,虽然本片或许还谈不上有多奇葩但是绝对算得上“有趣”。采花贼每次都被女人采也就算了最后居然还采出个正果来了,这种幽默感真难得。PS几次XXOO和其他场景剪辑在一起还算有想法马丁.坎贝尔能拍两部007和两部佐罗是有渊源的,本片的采花贼就是007(好色,魅力)和佐罗(蒙面,劫富)的结合。里面的性爱戏也很有想法——XXOO和摔跤的平行剪辑、XXOO的快与酒鬼的慢的平行剪辑(这一段也有《发条橙》的模仿),都深得英式没品幽默的精髓。只是结尾草率了些。-ray.com/movies/The-Sex-Thief-Blu-ray/57352/#Review软色情电影夹带着英国幽默,好看好笑,AV经典教材。★★★☆2016-68软情,就一场加倍ML快速镜头有男soft,其他场景都是女体软色情+英式幽默,效果好的出奇!导演非常有名并非泛泛之辈这电影告诉我们只要人帅活好,偷东西都不是事学艺不精,献身就行早期情色作品。漏。粉
备注:已完结
类型:动作
主演:尚格·云顿Jean-ClaudeVanDamme 任达华
语言:粤语 法语 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尚格·云顿Jean-ClaudeVanDamme/任达导演:菲利普·马丁内兹PhilippeMartinez语言:粤语/法语/英语地区:英国/德国/法国/南非编剧:类型:动作/冒险上映时间:2004-10-18 别名:亡魂战场/AfterDeath用户标签:动作,尚格·云顿,美国,任达华,犯罪,2004,美国电影,暴力美学片长:91分钟imdb编号:tt0367478在自己的妻子被黑帮残忍杀害后,一名隐退江湖的杀手单枪匹马向黑帮发起挑战,在危机四伏中,他还担负起了保护一个特殊身份小姑娘的责任……《亡魂复活电影网友评论》本片虽然属于一看开头就知道结尾,而且有戏不够床上凑的嫌疑,但是故事情节基本完整、合理。导演技巧熟练,镜头剪切流畅而有风格,是一部不错的B级大片。片尾处理的较差,有一点虎头蛇尾。尚格云顿老了,动作戏明显少了,而且交给了别人,他拿起了枪,可惜双枪用的和周润发还有很大差距,换子弹让有时不顾整体强行跳切,把一段动作剪的乱七八糟,有时又无端端一个平常的动作来个降格,莫名其妙。不过无论如何,起码那时候老尚的片子还有钱拍追车拍爆炸,还能突破自己演个悲情人物,如今就只剩下(深海越狱)这种中国网大水平的狗屁。看到第15分钟的时候就知道是部超差的片,本来对尚格云顿就没什么信心,烂片王一枚,再加上老任这根搅屎棍,能出什么好东西呢!额滴神,我的习惯害了我,看了个开头就要看到结尾!后面要慢慢熬……暴力复仇,,任达华的西片,,配乐不错,,很多华人元素,,华人偷渡者,,华人劳工,,华人妓院妓女,,华人黑帮,,但无一点是好的。。有床戏,,有露点。。3星/D/H122片名跟电影有什么联系吗?没有任何亡魂的事,任达华的反派貌似强大,最后却那么容易就挂了,少数动作戏还算能看,但老尚明显玩枪多过玩拳脚,已经力不从心了。剧情和主题都不是一般的烂,配乐还可以,很多地方交待都不太好,角色动机(行动缘由?)渲染/塑造都不清楚,看着有时会觉得莫名其妙。虽然爆炸、飙车、枪战、动作都有了但还是三流水平,唯一的亮点就是任达华的加盟了但是导演竟然不让他和尚格云顿比划比划,MDZZ绝逼是黑帮动作片解构主义史诗级作品都没见过剧情和手法双双涵盖这么广范围的那叫一个无厘头冲着名字来了···剧情太扯逻辑都无····莫名其妙里面除了音乐和感情可以外。。。其他的都很狗血。。任达华只能出现在这种毫无档次可言的西片中亲亲的碟子上写的是《算你狠》
备注:已完结
类型:动作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马特·达蒙 杰克·尼科尔森 马克·沃尔伯格 维拉
导演:马丁·斯科塞斯
语言:英语 粤语
年代:未知
简介:波士顿南部,正处于鼎盛时期的黑帮头子弗兰克·卡斯特罗(杰克·尼科尔森)雄霸一方。老谋深算的他决定培养年仅14岁的科林(马特·达蒙),为自己的将来铺路。与此同时,生于街区的少年比利(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靠着自己的努力,希望能够摆脱贫困犯罪的生活。时光飞逝,科林和比利都长大成人,且都考上警校,成为了州警察局的警察。精明能干、野心勃勃的科林,在歼灭黑帮团伙有功之后,很快升职为“特别调查组”的警司,在警局里有了自己的势力,却依然听命于卡斯特罗。而街头长大、性格有些暴力的比利,虽然一心想成为好警察,却被安排了秘密渗入黑帮组织的任务,成为卡斯特罗的得力手下。卡斯特罗的黑帮犯罪集团日渐强大,警方决定开始秘密准备将其铲除。对立越来越剑拔弩张,而一系列猫捉老鼠行动的失败,也让警方和敏感的科斯特罗都察觉到内部出现了**细。警方和黑帮的大洗底行动即将展开,两个饱受身心煎熬的卧底也开始走上了无间之路… 无间行者/无间道风云电影网友评论:港版珠玉在先,好莱坞这版比较难接受,剧情上作了很大的在我看来不怎么成功的改动,正邪两卧底的双雄戏不如港片那么扣人心悬,也很缺乏浪漫主义。最糟的是人物塑造:小李子只表现出了恐惧害怕软弱,没有梁朝伟那种为正义献身的执念,他和长官之间的情感联系完全感受不到,因此长官坠楼那场戏只有“吓了一跳”的感受,不如梁朝伟将惊异痛苦表现的淋漓尽致。马特的角色毫无亮点,中规中矩,连刘的帅气偶像气质都没表演出来……最后五分钟的连环爆头很突兀……唯一的好处是……什么都交代清楚了。故事5叙事3音乐5角色4台词3综合体验4(4)先不说别的,这部片子的音乐用的真的好。我是先听过这部电影的原声以后才看的电影。几年前在刷tango的事后,虾米推了一首thedepartedtango。故事就相当于是把无间道花里胡哨的部分给卸下,转为一部很美国的无间道。小李在里面演得比梁朝伟更像一只惊弓之鸟,没了梁的那种无奈和洒脱,马特达蒙倒是和刘德华演的很像。借了《无间道》的壳子,却将原版简略化的暴力冲突最大化,充斥整个电影。正邪对立,宿命轮回,加上凌厉的剪辑,喧闹的音乐,成了彻彻底底的美国黑帮片。7.5杰克·尼科尔森的大佬是亮点。TheDeparted翻译成《无间道风云》是有问题的,无间地狱不属于基督,自然也不会有原版佛家思辨。这个名字仅仅说明本片来源罢了,见皮不见骨。这一版无间道太长,比不上港版有点回溯性叙述的意思,也比不上港版留白的意蕴,港版的镜头,角色设计,台词,配乐都达到了一个很牛逼的境界。马特达蒙挺像原版的,莱昂纳多倒完全不搭边,不过让我提起精神看的也就是这个不搭边,他没朝洒脱的路子演,反而是完完全全一个脆弱崩溃的警察,像碎掉的湖,激起我的母性罢了!没看过港版的话可能会觉得这是部很精彩的好莱坞式警匪片,然而实在无法不比较。这么说吧,港版里的混混都像哲学家,美版里的警察都像混混。一切都太浅显,关于宿命和人生抉择的思考全没了,只剩下满耳的fuckinbullshit。塑造最好的还是尼克尔森。最后一幕的老鼠和教堂屋顶真是俗气爆了哇原来这都十年前的电影了!真没想到我会现在看了它。。。说实话这版剧本逻辑缜密很多,感情线处理得也比普遍生硬的港版好太多了,并加入了一些美国人民喜闻乐见的黑帮种族火拼等……港版最不同的大概是角色更象征化(正与邪,黑与白),美版则人物更丰富因而缺少主角光环……片子很好,可惜不是原创。如果没有无间道,这部能成经典,可是如果没有无间道,这部也不可能出现。小李的脸蛋身材演技表现都不错,可是我更加中意麻袋。我真喜欢他,唯一一个不符合我的审美我不觉得他是帅哥的不叫我脸红心跳的男演员我却那么喜欢他。没看过港版,美版的观影体验还不错,从马达被小李跟踪开始,才看得我有点紧张慢慢代入剧情。马达有好多镜头脑海中不自觉的代入伯恩,永远这么冷静睿智。要去补下港版了。看完了港版,果然这部带有很厚重的美式风格,不一样的感觉。大师的功能就是在无论剧本是好是坏的情况下,保持一个60分的水准。本片和原作之间的差异太大了,原作的悬疑气氛更好,美版的更擅长蒙太奇和节奏控制。更喜欢港版一些,可能是思想文化的认同吧。虽说明显不如港版,但也是成功的本土化改变,尤其是前一个小时很斯科塞斯。借鉴港版的地方反而差强人意。配乐出色。尼克尔斯一如既往的highlevel,Leo演的不错可以奥斯卡港版还未看,但单就这一片老说过瘾!整个片子悬疑气氛营造得很好,看得神经紧绷绷的。剪辑犀利精彩。总之看完很过瘾。觉得豆瓣分数偏低了,应该是港版先入为主的原因吧。马克.沃尔伯格除了骂脏话,还起了什么作用……屁话那么多,戏份就这么一点。比起港片,马蒂这部显得太硬了点,时长拉到两个半小时,反而不如港片的一个半小时意味深长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布莱丹·格里森 RúaidhríConroy DavidWilmot
导演:马丁·麦克唐纳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布莱丹·格里森/RúaidhríConroy/DavidWilmo导演:马丁·麦克唐纳语言:英语地区:英国/爱尔兰编剧:马丁·麦克唐纳类型:短片上映时间:2004-10-14 别名:六响枪/六位枪手/六个火枪手用户标签:短片,英国,MartinMcDonagh,英国电影,黑色,2004,马丁·麦克唐纳,05奥斯卡短片片长:27分钟imdb编号:tt0425458Donelly(BrendanGleeson饰)从医生口中得到一个坏消息,他的妻子不久前刚刚去世。悲伤Donelly将他们宠物兔子的照片放在妻子手中,于清晨独自踏上开往都柏林家中的列车。 火车上,Donelly的对面坐着一个喋喋不休的青年(RúaidhríConroy饰),青年似乎对一切都颇为不满,空中充满抱怨,时而与邻座的夫妇发生口角。那对夫妇刚刚失去自己最心爱的女儿,而青年尖刻的话语令丈夫(DavidWilmot饰)暴怒不已,妻子(AislingO'Sullivan)则在绝望之余作出痛苦的选择。 随之而来的一场变故让Donelly突然发现,就在前一天晚上,他们都失去了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东西……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真人短片马丁·麦克唐纳六发子弹的手枪电影网友评论:故事紧凑,最具震撼力的应该是绿衣男孩小时候看到胀气的牛爆炸的一幕,血肉横飞。貌似是在车上给Donnelly讲的一个无关的故事,而实质是荒诞人生的开始。演在层层的铺垫中,将三个刚刚失去各自亲人的人们安排在了一个人生列车上,戏剧性就在这,绿衣男是孩他们的纽带,点燃了失去孩子的女人跳车身亡的可以看成是对人生的隐喻,搭上同一班列车,暗自悲伤或不停说着垃圾话,与人保持疏离并各自奔向相同的终站,死亡,以不同的方式,中途跳车,或超现实地像一头气炸的牛在血雨的洗礼中被子弹打成蜂窝,当你蒙上耶稣的眼并结果家兔之后对准自己,这支六发子弹的手枪,卡壳了。。。敬这操蛋的日子电影里几个主要人物都是痛苦的,当我们痛苦的时候,往往会问为什么。我们想找到原因,想找到负责的人。但是或许真的存在一个原因,但生活中我们往往不知道,或者想象不到的。有时候我们想控制命运,但最后还是失败了,谁的锅?说不清的。命不好时,别怨社会马丁麦克唐纳的风格初见端倪用标题抛给你一个悬念,却重点着墨于围绕这个悬念的故事,看到最后才发现,这个题目跟这个故事也没啥太大关系。絮叨的嘴臭青年,胀气爆炸的牛,(疑似)杀死自己孩子的夫妻,这一个个带着邪典风格的故事全指于一个点—好奇心。看见羊群的时候,就像达到了一个稍纵即逝的人性小巅峰。另外,两个婴儿+母亲+兔子+丧妻男子(如果确实死了),还有一颗子弹呢?丧子女人是他杀的吗?奶牛爆炸那段的声音处理真棒,从青年不带停顿愈发兴奋的喋喋不休到爆炸声后瞬间的寂静无声,内脏漫天散落,几声落地撞击声,然后细碎的声音重新出现。马丁·麦克唐纳的标签:超级粗俗的措辞;发于暗黑的笑话;犀利无情的视角;同比重的刻薄与搞笑,以及一瞬间的超现实暴力——本片最高潮就是奶牛气爆。7.0,2018.07.19,闻喜,从三块广告牌过来,整个片子嘻嘻哈哈的,丧中透着积极,可能是一种高级丧吧,感觉像是荒诞喜剧,苦中作乐。哈哈,导演最近厉害了,回来看看以前的作品,这个其实讲的是火车人,陌生人,各有坏心事,说话就呛人。里面有个满嘴骚话的小哥。但没咋看懂。三星半/爆炸的奶牛引发了多重思考,失去的一天和“主动”的将来。人群相似的经历制造了苦涩的奶糖。最后一发没开出的子弹,是上帝的路过。台词带出人物戏剧人=剧作扎实=好好讲故事胃胀气的奶牛黑色幽默。导演从学习入行伊始就擅长营造压抑感和孤独感。黄绿色调营造反差。结尾的处理方式会想起来迷雾,但是更喜欢这里。倒着追回到这一部,觉得他真的越来越多在电影里展现温柔,第一部是悲伤的短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