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已完结
类型:战争
主演:安德烈亚斯·康斯坦丁诺 安德烈·赫尼克 梅利亚·科尔林 TasosDi
导演:潘多利·佛加瑞
语言:希腊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安德烈亚斯·康斯坦丁诺/安德烈·赫尼克/梅利亚·科尔林/TasosDimas/AineiasTsamatis/瓦西利斯·科卡拉尼/LoukasKyriazis/LefterisLambrakis/DimitrisKalogerakis/KonstantinaChatziathanassiou/MihalisAerakis/ManolisMavrakis/YorgosKaramalegos/IoAsithianaki/ManolisPsaroudaki导演:潘多利·佛加瑞语言:希腊语地区:希腊编剧:罗安娜·卡瑞斯提安娜/潘多利·佛加瑞类型:剧情/战争上映时间:2017-10-26(希腊)别名:ToTeleftaioSimeioma/TheLastNote用户标签:希腊,二战,集中营,2017,战争,希臘,希腊电影,最后一个音符片长:117分钟imdb编号:tt74366421936年,34岁的拿破仑·苏卡兹迪斯因为参加希腊抵抗运动,被德国纳粹收押入狱。在拉科尼亚,希腊抵抗力量袭击纳粹,导致纳粹将军和三名护卫死亡。纳粹为了实行报复,决定用50个希腊囚犯的生命来换1个德国人的性命,拿破仑和其余199个囚犯就此走上了命运的陌路。在受刑当天,集中营指挥官费舍尔希望拿破仑继续留在营中做翻译,给了他免除死刑的机会,但他要找另一个囚犯代替受刑。最后一个音符电影网友评论:与其像牲畜一样被宰杀,为何不拼命反抗一下?有尊严的被宰杀,还是有尊严的最后战斗?能多杀一个敌人也算值了。。即使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这样的拍摄方式也实在令人无法忍受。全片大部分时间都是人物对白,直到最后也是令人郁闷、愤怒、费解的“屠宰”戏。。差评!煽情太过。谁都没资格夺走谁的生命,夺走生命的是命运。刽子手和受害者之间的差距不是一颗子弹,而是一弹指的时间。不应该是“给予我屈辱的自由”,而是“我不能容忍把自己生命置于他人之上”,这是对自己人性的最后质疑,而不是碍于社会尊严而就死。生死大義面前,即使諸多不捨與不棄,也不能犧牲同胞來為自己續命。長鏡頭慢節奏,一點都不像一部納粹題材電影,拍攝得稍溫情而沖淡殘酷本質。看過的首部希臘電影??????,古希臘傳統美學被現代摧毀殆盡。用翻译的视角也算不错,故事最后的结局还是比较震撼的,直接展示死亡场景有些简单,其实可以更艺术一点。此外,前面的故事稍觉平淡,群像故事也不太鲜明、动人。可贵的是影片能让观众感受死亡给人带来的思考。平庸,同时,我也不太相信世上会有这样的现实,假使有,我也并不认为集体赴死比大多数人活下来更有意义更讲义气更人性化,总的来说,我不相信在苦难面前赌气式的勇敢有什么价值,我给5.5分倒数第二场戏,200人被分十批处死,旁边的即将被处死的人们,真的可以这么冷静吗?真的可以做到吗?让我想起红色烈士那些老电影了,虽然这部拍得稍微高明了一些。诗一样的题目却没有达到诗一样的表现,战争不只是杀人、暴吝的场面,常规的表达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因为这种类型和级别的片子太多了,为无辜死难的人默哀。印象比较深得是影片的配乐,既现代又古典,将影片的宁静与肃穆的气氛渲染的十分成功。影片中的希腊人都好有尊严和气节,看完让人心生敬意。一般般啦,太拖沓了,前大半段没点高潮,快看不下去了。最后的部分还蛮触动的,赴死也要体面一点,结尾的扫射又有点强行煽情,呵呵呵。元规则:所有规则的设立,都遵循一条根本规刚,暴力最强者说了算。是决定规则的规则。~~吴思《血酬定律》《潜规则》集体性的反战电影找不到特别之处镜头冷峻虽好但寡淡就不行了看得出导演是想很严肃的卖惨全篇都在听配乐,只是剧作和剧情的铺陈都较为一般,不过比起前作《小英格兰》强太多。
备注:已完结
类型:动作
主演:MinaTander PetraKleinert StephanLuc
语言:German
年代:未知
简介:总督察MAIK一直拼命狩猎连环杀手当凶手人质,在柏林街头,MAIK的团队跟随他的足迹进入迷宫的地铁隧道。检测他们的地图上没有标明一个古老的防空洞,他们找到了被绑架的女人。 由于他们试图以释放她,一个炸弹,已经被操纵她的爆炸,杀死的女人瞬间... MAIK的调查导致他乌,谁揭示了另一种的存在,忘了系统的隧道的建设计划已被长期失去了在德国民主共和国。 然后,另一名女子被绑架 - MAIK的怀孕女友Bettina.Frantically中,MAIK装配了巨大的专案组找到了她在地铁隧道。 勉强躲避迎面而来的火车后,他突然晕了 - 只有唤醒在GDR医院 - 于1984年!
备注:已完结
类型:战争
主演:伊诺·阿霍 JohannesHolopainen JussiVatan
导演:阿库·卢希米斯
语言:芬兰语
年代:未知
简介:影片改编自1954年同名畅销小说《无名战士》,讲述了一队芬兰士兵在苏芬战争中的故事。无名战士电影网友评论:休整期间他们在夜空下讨论人类的起源这一段真的是太可爱了????????过往看的战争片大多都是无畏地往前冲或者咬咬牙也要往前冲,但这一部不太一样????????????龟缩不前或全线溃败是常有的事,或者这也展现了战争的另一种真实吧。在整部影片中,战争场面的冷色调和由恬静的日常生活与自然风光构成的暖色调交叉糅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战争美学。而且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美好便不言而喻了。〔在战争中成长〕这一条主线在这部影片中尤为明朗(这里最值得一说的是,影片的最后,那几个新兵成功运用了影片一开头老兵使用的那套“冲锋枪+手榴弹”的战壕打法),其中对战争的一些探讨也值得我们深思战争没有热度与激情。在寒冷的温带森林里和毛子作战,整部电影的色调阴冷,配乐令人发寒。围绕着某营的机枪连展开叙事,一部现实主义的战争片。几乎所有战争场面都有人在不断退缩,好像在说“我不想死”一样,而那些为了命令而冲锋的士兵也几乎全都牺牲了。希泰南被炸瞎双眼后乱枪打死,上尉冲锋时被打死,瞳孔慢慢放大的镜头让人感到不适。中尉明知被敌人发现露出一丁点就会捱枪子儿还是牺牲自己炸毁第二辆坦克。洛卡为了自己的家而战。冯豪勒是贪生怕死的却完好的度过战争。看惯了英雄主义战争片再来看看写实的战争片,每一个人都怕死,每一个人都有一瞬间的英雄主义。战争哪有正义可言,我们都是战车履带上的尘土,随着轰鸣声不停转动,根本不知道战车将驶向何方,战争有何意义。你想做英雄,我不在乎,我只是在需要的时候前进,不需要就趴着,我们来这不是为了被杀,不是为了给军官点头哈腰,像狗一样听话,而是杀戮,完成战争的使命。不管是谁发动的战争,战争已经打响,害怕的人只会第一个倒下。当你没有能力驾驭一群优秀又想占有权力时,最好垂帘听政,越强势只能显得越愚蠢。影片唯一的毛病就是为了强化无名战士,把军官都表现得很不会打仗。真实、写实的战争场景描述,以时间轴平静的记录下1941到1944:从进攻到退却,从闻枪怯阵到拼杀纯熟的二连四排一群再普通不过的芬兰大兵。没有峰回路转,没有超级英雄,也没有国家命运的忧患煽情,很多刚刚闪过的面孔下一秒就在弹雨中怦然栽倒,一如营长训斥老兵纪律问题的肺腑之言:战场上没有哪一个是不可替代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有名无名的牺牲者们在无法左右命运的时刻,唯有老婆孩子热炕头才是最实在的。打的是丛林战和冰雪战。苏芬战争对比中日之战,说明只有赤裸裸的利益之争,什么主义什么信仰,全是空话,噱头而已。站在芬兰立场,恨苏联而不是德国,因为只有苏联入侵它们。凡是有用的,对我有力的那就拿来引用,否则尽力的去侮辱。战争场面,战斗也不是很出彩,基本上没啥看点。都是大时代的无名之辈,可就是如此才保卫了家园。群像塑造,电影没啥特别的,没啥新意。白瞎三个小时,我竟然没有快进。三小时的电影顺叙了1941-44年苏芬继续战争从开战到战败的全部历程,但只聚焦在一个步兵连中的五六个基层官兵,战斗场面也限于步兵战术。不过整体并不闷。故事毫不留情地让大部分人物先后战死以表达战争残酷,并突出某些中上层军官的昏聩和基层老兵不服从军官管教的情节,反映芬兰这个缺乏等级传统、基本平等的社会,对战时的军国主义倾向的厌恶。但片中对这方面的刻画略嫌脸谱化。苏芬战争是二战中的一段历史,但是并不出名,也许少有人知。这部长达3小时的影片便取材于这段历史。影片没有选择采用高阶视角,也就是说主角并不是将领或国家领导人,而是那些所谓无名战士。他们大多数人都无法逃脱战死的命运,我也无法记住他们的姓名和模样。不过,影片还是让我记住了那个老兵油子。这种多人物多线发展的长剧情处理成电视剧会更有深度与感染力。弄成电影,尽管都快三个小时了,仍然觉得有几个角色被处理得可惜了,明明可以表现的东西好多,看起来也有点乱,节奏都毁了。有帅哥美女。电影里有一点很对,战场从来都不是英雄的授勋地,而是上帝的选择池,有的无非就是那两个选项。7分。这一类战败方拍的二战片子一直都陷入一种纠结,从反法西斯角度来说很难为纳粹翻案,但又不想便宜了苏联人,于是就搞和稀泥,专注于战争本身,但也拍出了不少的好作品。电影本身略平淡了点,3个小时也太长了。但几场重头戏还是很上心的,拍出来效果也是不错。战争中普通人永远是炮灰呢。芬兰独立100周年。剪不断理还乱的苏芬战争。不管怎么说比我们国家的个人英雄主旋律强很多。作为战败方拍一部电影每年国庆节播放,提醒自己反战主题,战争没有胜利,没有英雄,只有按部就班的躲避和自保。所以也就没了戏剧冲突,群像处理,记不住任何一个人,没有虽远必诛的自带光环。典型的北欧风格良心战争电影,3小时的长剧情里,以普通芬兰士兵的视角,通过丛林枪战、渡河、战壕狙击、攻占城市后的堕落生活、请假回家农耕洗澡等一幕幕细节,把战争的残酷和普通士兵内心厌战渴望和平生活的愿景直观展现出来,从小人物的内心世界衬托出苏芬战争的惨烈,堪称良心之作。足足三个小时的剧情,列兵也好上校也好,都刻画的深入人心。参加战争所有人都是不得以的,家庭爱人子女这些挚爱在战争面前太难以割舍又令人心痛,一副副有血有肉的身躯就被枪林弹雨所摧毁。死亡的悲壮与突如其来就像一曲高亢的交响乐。战争是恶魔,愿珍惜和平。
备注:已完结
类型:恐怖
主演:道格·琼斯 兰斯·亨利克森 西蒙·菲利普斯 PatrickGorman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道格·琼斯/兰斯·亨利克森/西蒙·菲利普斯/PatrickGorman/KatherineWallace/CharlesChudabala/贾斯汀·戈登/EvaSwan/MaxieSantillanJr./DanielJoo/MatthewEdwardHegstrom/GeorgeKamea/MauricioGomezAmoretti/KevinKhoiLe/KeisukeAkizaw导演:HiroshiKatagiri语言:英语地区:美国/日本编剧:HiroshiKatagiri/NathanLong/BradPalmer类型:悬疑/惊悚/恐怖上映时间:2016-10-31(美国)别名:Gehenna:WhereDeathLives用户标签:恐怖,惊悚,美国,悬疑,日本,2016,美國,2018看的片长:105分钟imdb编号:tt4499228五位员工前往塞班为公司寻找度假村地点,在岛上探索的过程中他们无意间发现一处日本二战时期的地堡。然而好奇害死猫,进入地堡后诡异恐怖的事情却接连不断地发生..地狱:亡灵栖所电影网友评论:地狱空间会扭曲时空,让人们穿越到70年前,误会“只能活一个”的意思,开始一场大逃杀。在那个空间里没有死的那个人会在黑暗中永恒地活下去,70年后又会循环往复体验一次整件事的过程,比死难受多了。日本队长释放了对西班牙殖民统治者的诅咒,美国人又释放了日本队长的诅咒,这是对掠夺者的惩罚吧2018.12.29入门级恐怖片,拍得很糙,但结构还是完整的,结尾也算是收笔成功。吓人画面基本都抄,吓人的情节也是常规的让你看到内心最遗憾和恐惧的东西。恐怖片难得高分的,大家都很苛刻的。开头就知道结果一定跟迪亚特洛夫事件类似,这个套路至今没有超过这部片子的。5/10作为小成本片来说,可以了,起码为了结局铺垫足够,3星。最大问题是男女主感情线太薄,一开始都看不出来有啥感情,最后竟然说互相相爱,一脸懵逼,否则这一幕的表现力会提高很多。异性2的机器人老头在这片友情出镜了一阵子呢。最后一幕想起了电锯惊魂1中可怜的雷导。短评里说没有讨厌的jumpscare的那位是不是对jumpscare有什么误解,全片都是low到爆炸的jumpscare。有种日本来的鬼走错片场,在美国鬼片套路里水土不服的感觉,什么乱七八糟的。原来塞班岛还流行巫毒娃娃.开头到进去洞穴还可以,后面恐怖气氛营造一般,代入感不好,特效很差,故事没头没尾,很枯燥,结局的悬念揭晓很不错,加了分.看结尾还要拍续?总体还行,6分因果轮回+只有一个能活的暗示作女疯男不想着怎么全都活却想着怎么自己活人性本如此困在这里也没毛病各种形态的鬼做的可以片头活割人脸皮那里给????禁地和圣地感觉有时候真的无差别看到女尸穿着红裤子就猜到了她是女主,加了塞班岛历史内核,层次很丰富了,吓人的地方非常吓人,是一部很不错的小成本恐怖片了,比死亡更恐怖的事情就是痛苦的活着演员的演技太烂,剧情和台词很拖沓,非常套路,主角们智商基本不在线,看得出很缺经费了。在恐怖的山洞里,队友都死绝了,女主和男主还能亲亲我我,这点我佩服有想法的恐怖片,三星半。把日本二战防御工事,和美国作死小分队结合起来,制造了相当的恐怖氛围。不过整体粗糙,低配《巴黎地下墓穴》。观影过程实在无聊,借鉴了神片地下墓穴,合拍的效果一般般,结尾的时间线前后呼应加分,想表达的思想有创意、但拍得很一般很一般发生过龌龊邪恶之事的地方肯定“不干净”,我看把那地方改建成骡马场,让牲口踩那些“东西”也许会好点。要不要超度?不必了虽然处处漏着简陋味,演员演技也是打打酱油,但这么小成本弄出的效果还是值得鼓励的,结尾冲击力十足,彩蛋风格突变……
备注:已完结
类型:恐怖
主演:CatherineWalker 史蒂夫·奥拉姆 马克·休伯曼 苏珊·洛
导演:LiamGavin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主演:CatherineWalker/史蒂夫·奥拉姆/马克·休伯曼/苏珊·洛克导演:LiamGavin语言:英语地区:爱尔兰/英国编剧:LiamGavin类型:剧情/恐怖上映时间:2016-07-08(爱尔兰)别名:降灵曲(台)用户标签:恐怖,爱尔兰,宗教,惊悚,英国,爱尔兰电影,2016,英国电影片长:100分钟imdb编号:tt4805316《降灵曲》由文青神作《曾经.爱是唯一》的製片亲自操刀,协同爱尔兰新锐导演连恩盖文(LiamGavin),跨界呈献邪气逼人的恐怖新作。  美国知名影评网站烂蕃茄89%高分好评推荐;2017葡萄牙Fantasporto奇幻影展最佳导演、最佳女演员双料大奖;2016西班牙锡切斯奇幻影展新视野奖最佳影片;2016澳洲怪物电影节(MonsterFest)最佳摄影、最佳配乐。  痛失爱子的母亲苏菲亚,亟欲与她遭到谋杀的儿子沟通,便求助于反社会又酗酒的神祕仪式专家约瑟夫。约瑟夫禁不起苏菲亚的苦苦哀求,只好勉为其难地为这位哀痛的母亲降灵。他们两人将自身隔绝在北威尔斯一处杳无人烟的房屋中展开为期半年的严酷黑暗仪式,将身心逼到崩溃的临界点,藉此撕裂通往异界的路径……。黑暗之歌电影网友评论:神秘主义与自我救赎,配乐成为电影精神不可或缺的组成,节奏缓慢却紧抓人心,展现一种探索的魅力。结尾对我来说没有“顿悟”——为何女主向守护天使祈求宽恕的力量,参考别人的影评才有一点感触。一些人给5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个人鉴赏有隔阂,我由衷敬佩此片的真爱影迷,希望自己也有更深的领悟一栋老式建筑,一男一女,你猜他们拍的是什么?呵呵,是暗黑仪式,还得崩溃到边缘,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唤出了守护天使,许的愿不是让死掉的男主角复活,也不是她最初的复仇,而是告诉天使她释然了,选择宽恕!!这脑子,我不知说甚可好啊!!!值得一提,最后守护天使那扮相简直雷到外焦里嫩啊!!!为了与被谋杀的儿子沟通,母亲请了一个灵媒招魂,灵媒在他背上写下中文的“康复”两个字,然后灵媒让她脱衣服转身跪下来,灵媒打飞机两秒就射,母亲觉得被侮辱了就在给灵媒的汤里加尿,历尽千辛万苦最后召唤到一个胸肌蛮大的天使,母亲特么说出了我叫你出来就是想跟你说我尼玛宽恕了。我嚓!等没事就大叫psychotic性无能的男主死了以后终于可以看下去了然后女主去地狱转了一圈断了一根手指就看到了守!护!天!使!真的我要好好吐槽这个天使个子太高就在房间里面靠一把小剑支撑这么蹲着真的不累么身材比例严重失调听说经费低那就别加特效啊好美丽美丽个鬼啦配乐赞摄影、配乐都非常不错,表演精彩,情节推进合理。豆瓣众的特色是主流电影打分跟IMDB保持一致,粉丝向电影打分高于IMDB,B级片和B级恐怖/惊悚片打分低于IMDB,此片也不例外,作为一部观影体验非常好的电影,在豆瓣的得分却集中在2星和3星,豆瓣众的影商还有待提高。真是被这部电影气死,女主角大概是被仪式诱发的太兴奋随便找了个法师,两人从头到尾吵个不停,吵架频率直逼中产阶级婚姻片。最后二十分钟才回到正题,却又做出来如此荒唐的守护天使,真是想象力贫乏。不过那些实在的仪式是有意思的,实在的人不好拍情感和欲望啊,去拍物质与美食吧节奏慢,电影也略长,不过得有前面的铺垫才有后面的揭开。难得看到一个写实类的,比故弄玄虚好。小成本,台词情节设置都可以。男演员欠缺一些魅力,不像是个能窥探上帝意图的高深人士,没什么神秘感。最后吐槽一下结局,是个什么鬼,反正是艺术创作,以暴制暴有什么不好。影史最苦逼通灵仪式,上山修炼也就这程度吧。片中大师还会用汉字画符呢请基督教天使为啥要这样当时我就怀疑他骗钱(隔绝外界一切我说了算的做法真的很容易骗钱这大概是前半张力)结尾姑且认了但害死人不偿命吗,什么逻辑?关键是拍得也不美大师也不帅。非常牛逼的恐怖片,90%的时间都只有两个演员,半年的仪式时间挑战着一个母亲爱的极限也挑战着她作为人的极限,导演对于节奏和氛围的掌控力真是好到爆,而配乐烘托的不安情绪也如同病毒一般慢慢侵入观众的内心,真心是非常与众不同的恐怖片!神神叨叨的诡异氛围整的还算紧张,配乐也相当带感,直到看见在女主后背写上“康复”两个中文字,笑崩了。没想到我朝的强大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强大到随便拿俩中文字都可以去唬人蒙鬼了。上帝看到中文会尴尬吗?会推给佛主去处理吗!5分缺点,内容不够丰满,整体张力不足,从头至尾都很性冷淡,可能会对追求恐怖效果和剧情的人不太友好,但是亮点也不少,摄影和音乐都非常出彩,不过最吸引我的地方应该是这部电影对驱魔仪式的描述,第一次看到这么硬核的驱魔仪式,很酷!灵媒在他背上写下中文的“康复”两个字,然后灵媒让她脱衣服转身跪下来,灵媒打飞机两秒就射,母亲觉得被侮辱了就在给灵媒的汤里加尿,历尽千辛万苦最后召唤到一个胸肌蛮大的天使,母亲特么说出了我叫你出来就是想跟你说我尼玛宽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