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SergeiDontsov MariyaKuznetsova Vale
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
语言:俄语
年代:未知
简介:一名当代电影人与另一个来自19世纪的法国外交官(SergeiDontsov饰)发现自己置身于圣彼得堡的一座古老的宫殿中,周围的人完全看不到他们。两人结伴在宫殿中徘徊,见证了暴怒的彼得大帝用鞭子抽打他的将军;凯瑟琳女皇的私人生活;革命前夕末代沙皇一家最后的晚餐以及1913年最后一场辉煌盛大的宫廷舞会。短短100分钟内,亲身经历了俄国200多年的历史……  本片荣获2004年阿根廷影展最佳外语片奖、2003年德国相机奖剧情片荣誉奖、2003年西班牙奇幻电影奖最佳男主角(SergeiDontsov),最佳剧本和最佳导演、2004年尼卡奖最佳美术指导、2003年旧金山影评人协会荣誉奖、2002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视觉奖。第55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亚历山大·索科洛夫俄罗斯方舟电影网友评论:《俄罗斯方舟》幕后:影片在2001年12月23日一天内拍摄完成,在圣彼得堡是件空前盛事。当天下午13:50开始,15:18结束。这一天被称为“这一年中最短的一天”。摄影机在90分钟内转换过36个房间及楼梯走廊,穿越4个世纪。影片在2003年5月在圣彼得堡放映,祝贺它的300年生日庆典。影片唯一的男主角,法国驻奥地利大使——侯爵deCustine,历史上确有其人,写过一本著名的关于他19世纪早期在俄国圣彼得堡游历的诽谤性的书,因此被认为是“恐俄分子”受到俄罗斯谴责。这真的是一部表现“我们俄罗斯祖上也很牛逼”的城市宣传片31Mar2015当代人穿越回18世纪和唯一能看到自己的法国外交官穿梭于皇宫的见闻。实际上是以类似戏剧+第一视角纪录片的方式表达对俄国历史、制度的评,在有角色的情况下,并不能形成完整的故事。看点是一镜到底的高难度和俄国服装、艺术品。尤其是炫技式的一镜到底让人身临其境,符合“我”迷糊醒来如在梦中的感觉,让人惊艳于走位的设计、演员的敬业。然而,高度还原历史的叙述方式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所云的戏剧化台词(加上低水平的翻译)、缓慢的节奏(以走过房间作为切换)、不少的穿帮(看镜头)则让这部片失去不少观看价值。我确实不够了解俄罗斯的历史文化,可能是了解的人的一场狂欢,对我而言则没有任何共鸣。如果说非要作为大众视听艺术,本片彻底隔离大众哪怕对内容1%的了解。我讨厌毫无意义的一镜到底,我讨厌细细碎碎的絮叨对话,我讨厌没有主题还把“摄像师”的声音和作为主要角色,连梦境呓语都算不上,充斥着毫无意义的画面和碎语。我知道是在一个馆内,一个古代的尸体爬起来看到了各个历史阶段的服装和人物画作等,butsowhat?这都不能称之为电影。带着极其煎熬的痛苦看完,催眠神作。电影可以有很多种形式,不必趋于统一。这部作品就是一部带有很强革新意义的作品,无法想象,电影的世界少了这种独一无二的作品,电影的艺术有多单薄。影像90分说不上完美,因为电影的表达方式决定它在影像层面难以登峰造极剧本90分人们总喜欢表象之下的肤浅,我却热爱表象之上的平静和深邃。故事如果这么通俗易懂,那就沦为毫无生气的剧情片。导演95分导演功力深厚,但是与最伟大的导演相比,境界上还显不够表演90分创新95分打分92分内容系数0.9分得分83分感觉像是看了一部九十分钟的冬宫博物馆宣传片,我反正是心动了,太震撼了。艺术工艺品也代表了历史,厉害的人物设定,以欧洲人角度表示了欧洲对俄罗斯归属于欧洲的逐渐认同。三百年的历史,我们见证了沙俄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兴亡。《俄罗斯方舟》与我近期很喜欢的《午夜巴黎》都衔接了同一地点不同时代的故事,一个是政治性的,一个是文艺性的,两个都很妙,我都很喜欢。还是想多说几句,冬宫真好看,那时候的衣服真好看,实力羡慕。又是一部我不想评分的艺术片,多年之前就没有看下去。对于历史背景欠缺的人来说,催眠效果加倍,内容完全不理解,愣是开了两倍速看完,全当是出于对形式的尊重。这种片唯一对我有意义的标签就是“有钱电影”——钱多了没处花,就切了一颗钻石供市场上的富豪们把玩欣赏竞价,而我还是喜欢能吃的东西。不过,同样是钱多了,有人拍出了《俄罗斯方舟》,有人拍出了《新桥恋人》,有人拍出了《富春山居图》,可见土豪们的境界差异之大。服装,道具,都是一流的,再加上无可复制的冬宫,梦幻一般华丽的舞会,在硬件上真的无可挑剔,甚至有一点《末代皇帝》的既视感。可以看出导演的大俄罗斯迷梦。但是情节交待的不足让不熟悉俄国历史的观众感觉不到其中的历史时代的巨大变迁。再加上这个一镜到底有点形式大于内容,很多地方光线并不好,噪点多的像家庭录像。是一部很极端,但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它独一无二的电影(3.5/5)作为一个长镜头的探索尝试片,那美轮美奂的华歌艳服以及在俄罗斯博物馆的一天拍摄,这部电影必将载入史册。但是从观众的角度来说要求就比较高,没有停顿过渡,手持造成的抖动,以及镜头特写时的畸变,差不多也抵消了盛大观影的惊叹。Anyway,俄罗斯帝国的方舟随历史的大海滚滚向前,虽已灭,艺术不死!一部宏观俄罗斯艺术历史交叉欧洲史电影,带着Sokurov对自己帝国昔日辉煌感叹。从头到尾的旁白,展示导演决定了这部片谁上了方舟,在他自己片子里他即是上帝视角。人如何能见上帝?所以无人和他交流过,使徒彼得保罗其中一个是那个法国演员(应该是彼得吧)S带着叹息,他想沉醉在俄罗斯昔日黄金时代。9分。对俄国历史文化不甚了解,但影片表现出的一镜到底和极尽奢华令人赏心悦目!曲终人散的孤独,对往昔峥嵘的留恋。大使选择留下鉴证以往岁月(本身也是历史人物)、同行者选择向前走向未知的苍茫海洋(现代人还得继续生活探索)、方舟代表存活下来的历史文化等各方面。难免有几个穿帮镜头,没换过镜索科洛夫极端实验之作,全片为一个实拍的真实长镜头,未出镜的人(摄影机背后主观视角)和黑衣背手法国男人穿越来到古老宫殿,他们穿梭于不同的房间,和不同时代的人相遇交谈。长镜头勾勒一幅时空地图:时间层面的俄国历史巡礼和空间维度的冬宫场所导引。长镜头的关键不在长,而在场面调度和内涵意味。一星的劝你远离纪录片,史盲强行看看不懂还气急败坏。这是由冬宫各个馆贯穿的沙皇史,从叶卡捷琳娜二世到尼古拉二世他们的日常生活一角写照。惊喜的是里面还有普希金和他老婆!服装复原的太棒,舞会上百个人的衣服没有一件重样的。这可能就得益于欧洲人记录历史的方式,不是侧重于文字,而是通过油画。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Fausto Cabrera 弗兰克·拉米雷斯 Delfina Gui
导演:塞尔希奥·卡布雷拉
语言:其它
年代:未知
简介:90年代的哥伦比亚电影作为拉美电影的重要一员而受到了国际上更多的瞩目,同时也产生出一批优秀的电影人和作品,塞尔吉奥.卡比雷拉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 位,他是90年代哥伦比亚最知名的电影导神秘影院奸臣在线观拆弹部队迅雷下载。这部《蜗牛的策略》就是他第一部获得广泛赞誉的影片,他自己拍摄此片的时候也没有想到它会引起巨大的成功,影 片不仅成为迄今为止哥伦比亚国内最流行的电影,而且为他获得了94年柏林电影节新电影论坛特别荣誉奖,以及比利亚雷斯拉美电影节当年最佳拉丁美洲电影等众 多国际大奖。
备注:已完结
类型:泰剧
主演:Didintle Khunou Kiroshan Naidoo Jes
导演:Gareth Crocker Fred Wolmarans
语言:其它
年代:未知
简介:最好的朋友Lloyd和Marcus在遇到一个童年朋友时意外地唤醒了一个古老的精神,他现在是一名古董骑士影院东方卫视直播在线观一起来看流星雨下载。
备注:已完结
类型:动作
主演:茵格保加·达坤耐特 Vytautas Kaniusonis Ainis
语言:立陶宛语
年代:未知
简介:Uncovered secrets, dirty politics and a good bit of murder drive forward Emilis V?lyvis’ The Generation of Evilyy6080影院如懿传在线观看全原野牧歌
备注:已完结
类型:美剧
主演:彼得·卡帕尔蒂 珀尔·麦基 马特·卢卡斯 DavidOlawaleAy
语言:英语
年代:未知
简介:神秘博士已经被宣布续订第十季!神秘博士第十季电影网友评论:.............................................................................................................................................................................内心纠葛无法吐槽又是idon''twannago....................................................三季以来看得最舒服的一季还是比较喜欢这种纯搭档系的感觉博士和Bill的互动太萌太有趣纳豆也很好玩Bill太好了即使被如此对待即使变成赛博人也依然保持着自我帮助博士最后的结局也不坏但还是没能再次与博士相见_(:з」∠)_Missy的戏份依然不够多双马太萌可惜最终还是要走上自杀的结局按这个节奏的话还想再看多几季啊_(:з」∠)_欣慰魔法特终于冷静下来写了个稳妥的结局——就是他笔下的角色不抽风了。S10穿插了很多新老版DoctorWho的梗,我想也是他对自己主笔时代的道别吧。S10季终集也对角色重新洗牌了,给所有角色一个交代,又给所有角色留了回归的余地,让新编剧不必续写魔法特时代的故事,又没有堵住任何一个创作方向。从来没想过,我会给我剧打二星,但是,真的太无聊了,看时无数次分神,魔法特现在心思不在dw上就请放过它吧,想念RTD和当初写出weepingangel的魔法特。舍不得皮卡叔,真不想这么快换博士,但首次迎来女博士,还是开心得不得了!希望新一季能用心些,不要浪费了女博士这么好的设定最后一集的剧情我真是都无力吐槽…所幸全被MissyMaster和Doctor吸引了注意。Bill的结局也算是圆满。可当Doctor真的要Regenerate的时候我还是有些难过。这任的特点没有前两任那么鲜明,但的确更有沉重感。其实内心里他只想和Master一起看星星吧。为看11季,终于看了第10季。要换编剧普天同庆,0809季令人失望,10季前两集还好,后面的剧情又开始乱,博士也显得不够强大,但比0809还是好,那种围着克拉拉转的违和不爽感消失,比尔真可爱对博士满满的信任感。皮卡叔这一季里好迷人好性感,真舍不得离开。精彩的部分,是每一集的异事,吊人胃口。但解决方法,情节上的设置,强行代入情感,凭空给出解决办法,略显粗糙,何况博士有很多金手指设定,不死之身,绝对安全的亭子,使悬疑感降低。每集结尾为了追求happyending,明明死了的人还能活过来,也让人很疑惑。我一直想着,只要不看完第十季,我就不算和博士说再见;但今天我终于正式地向我最爱的一任博士告别了。DoctorWho一直在教我学会告别,”Tosaygoodbyeistodiealittle”,博士会重生,我会爱上下一任博士,但我们各自死去了一点。年度补剧计划第一弹——嘴炮大王归来。虽然故事高潮依旧是Doctor式的绝处逢生、幡然醒悟和真相大白,各种反派也依然多是各种莫名其妙的拟人式物体,但那些熟悉的角色悉数登场,大家说着生死情谊的时候还是得哭。「LoveisSlavery.」暴风哭泣(´;︵;`)女大夫要来了吗其实只值两星,恨死魔法特把我的小心心都给皮卡叔好了DoctorWhat?MasterWhocaresIdowhatIdobecauseit''sDECENT.Becauseit''skind.……我后悔了我应该等圣诞前再看的。季终这么久才补完好处是很多刷到过的剧透真的都忘了,看到()()还有()的时候真心实意被惊到。眼泪的梗蛮好的。Bill也可爱。没有那种看完要嗷嗷在房间跑几圈才能消化的集数总会觉得少了什么……两星实在是打不上手。但这一季实在是无法和前作相比。多少次立意牛逼节奏稀烂……连Finale都……说“完全不知道干什么”毫不过分,浪费演员啊!这三个哪个不是能自己撑满全场的,哪个角色不是能闪亮整季的,却……
备注:已完结
类型:剧情
主演:伊罗尔.塔史 霍丽雅.科卓伊吉特 UlviDogan Alaettin
语言:土耳其语
年代:未知
简介:导演:麦顿.埃尔克编剧:IsmetSoydan/KemalInci/MetinErksan主演:伊罗尔.塔史/霍丽雅.科卓伊吉特/UlviDogan/AlaettinAltiok/HakkiHaktan类型:剧情制片国家/地区:土耳其语言:土耳其语上映日期:1967-01-06片长:90分钟又名:DrySummer/SusuzyazIMDb链接:tt0062322干涸的夏天的剧情简介······ 土耳其首部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电影。在传统封建的农业社会中,水源代表权力。小村饱受干旱之苦,Hasan为了向Osman争取与群众分享水源,引起兄弟间的纷争,结果Osman杀了人,Hasan为他顶罪入狱,连妻子子也归Osman所有。 干涸的夏天电影网友评论:3.5整部片在有民族特色的同一只种调的音乐下展开,如同第三者的叙述一般;大哥osman在形象和品格上都具有传统土耳其男人的刻板特征:标志性的胡子,好斗的双眼,强烈的雄性荷尔蒙,暴躁,勇敢,无情,权利欲;弟弟hasan是正义的象征,但并不重点刻画;简单直接的结尾表达我们熟悉的思想——暴权必倒。4.0。1.好美的土耳其农事电影,有沟渠田园,有荒草树荫,戏中之人为水争执,戏外的我微醺如醉。2.女孩的镜子折光,情欲轻佻,甘之如饴,引入爱情线。3.摄影绝赞,居然比埃及导演尤瑟夫·夏因的[大地]还早拍两年,神了。4.但遗憾的是,结尾格局收缩,诗意欠奉;所以相比之下,尤瑟夫·夏因还是真大师。评论说:“土耳其电影,讲的是中国人熟悉的故事。”窝也感觉结局略理想,不太符合赤裸的支那的现实和历史:毫无公私之分的支那农村,村民间为了利益而斗争但往往屈从于霸权~家庭内部的斗争以及肮脏的恶法充斥着所有东方文化下臣民的日常。更多惊喜是镜头,特别是开头田地和晚上追逐戏,特别是最后无聊30分钟,倍感珍惜。我看土耳其电影少,这么美式故事不知道是不是当年样貌,水中打斗太美式了。原本是独吃和众吃的问题,最后居然转向人物描绘,大伤元气。最后感谢阿玛尼。影片刻画了奥斯曼这样一个险恶吝啬的人,十分突出,他阻断邻居的水源,任干旱吞噬农人的收成,他任意放枪,杀了人让弟弟顶罪,他觊觎弟嫂,以死讯骗取美色,他已经不可救药,他注定众叛亲离,正义会将他淹没,直至溺毙。土耳其在凯末尔世俗民族主义下还是能拍出令人称道的作品,虽然粗糙但是人物性格鲜明,剧情有转成契合有些意思,今天看的电影都好像与水有关,黑白电影在用光上很有意思,女猪脚很漂亮,也能放开表演。四星★★★★土耳其首部获得金熊奖的电影。一个家庭伦理悲剧,两个兄弟在被损害与被侮辱的两端,善良最终战胜了自私与残酷,但已经无法改变这个夏天无比干涸的事实。拍摄手法、叙事手法,都像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遗产。六十年代土耳其电影,有几处镜头运用的好赞,刚开始一段还有那个翻转的镜头非常有印象,而且画面切的也很有意思。以水为主线,权利的象征,简洁明了的借喻,暴权必倒。《爱情时刻Sevmekzamani》居然也是MetinErksan导演的一刚一柔差别太大了看来导演是个多面手有待了解两片摄影都不错又名:野性的苦闷影像原始,故事通俗易懂。水、动物、树林、农民之间的械斗、女人的白腿肚,都是点缀。联想到杜辅仁科的《大地》1/卑鄙经常带来超强的战斗力也带来成效;2/哪里都有野心家;3/结尾太和谐圆满,我们知道现实往往恰恰相反。冷门佳作~8.5,干枯的土地与性饥渴的男人,默片式打斗和天旋地转很有想象力,仰角中,男人从水渠滑下
备注:已完结
类型:战争
主演:格什菲·法拉哈尼 艾玛纽尔·贝克特 ZübeydeBulut Sina
导演:伊娃·于颂
语言:法语 库
年代:未知
简介:2014年一位年轻的律师巴哈尔,回到了家乡小镇库尔德斯坦。在恐怖分子的一次袭击中,她丈夫死了,她和孩子,还有数千名妇女被抓到了监狱里。从监狱逃跑后,她组织指挥了“太阳的女人”这个女子军队。她们的目标是夺回被占领的小镇,救回比当作人质的儿子。在她身边的玛蒂尔德,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战地记者。玛蒂尔德紧密跟进太阳的女人这支女子军队为期三天的抗战。因为对希望和正义的苛求,将她们团结在一起,让人道充满了希望。本影片是对这些女性的致敬。第71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伊娃·于颂太阳之女电影网友评论:“这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路,再走20步,我们就自由了!”太沉重的题材,heavy得简直不敢看第二次。但剪辑上还是有大问题的,过去与现在的闪回过于割裂。女性力量强大到贯穿全片:穿越边界时产子,男性亲属无差别杀害,xing奴伺机逃脱压迫,孩童也被迫充当工具,无声的性侵害更可怕,蘑菇云与战火交相辉映,偶尔停火时唱起歌来是难得的自在时刻……真女性主义&母性光辉。独眼龙战地女记者形象再现身大银幕,按下快门与扣动扳机一样,都是站在自己的位置为所坚信的价值发声,都同样需要勇气。对脆弱的人性重燃希望,靠的是要相信你所遇见的人,不同文化之间还是有发生对话的可能,报道这些人的故事也是有价值的——即使真相已没有太多人愿意去点击了,但你还是可以doyourjob,鼓励有些伤痕累累的人重新站起来,同时找回当记者这志业最初的,“初心”选题非常好,但拍摄质量是电视电影+纪录片。讲战争中的女性的片子不少,讲军队里的“花木兰”的电影也不胜枚举。这部在这类片子里确实算不上翘楚,对于女主的成长的,对于她跟队友们跟上司跟亲人……的互动,真是苍白的可以。在铺垫不足的情况下,几处强行煽情的结果,给观众的观感恐怕只能是适得其反。都不用谈库尔德女兵,哪怕是男兵,在那个地理、历史、政治格局……中,故事都大有可以挖掘的空间。这部,很遗憾,只是一部普通不过的流水账……简直被导演那肆意妄为的导演技法蠢到爆笑不止,本是恐怖主义下的女性觉醒,竟然拍成了革命领袖的圣母编年史。全片视点散乱到不知导演到底意欲何为,大段倒叙情节甚至篇幅超过主线故事,作为现实主义题材影片,却选择放弃环境音,取而代之的是无休止的相似情绪渲染。导演在影片中,加入的战地记者,本是极好的观众观看视点,却也因为散乱的叙事视点,让其本身缺少存在意义。全方位的导演宣泄,也使得观众缺少了一切情感代入的可能。如果没有库尔德女兵的故事这么个期待,这部片没那么糟糕,故事世界观太小气了,带兵冲锋陷阵带着队友赴死就为了找自己儿子这种想法,在同伴的遗体被抬走的时候显得太过自私,还有沉不住气冲上去挡枪子…真不觉得这是身经百战的女兵…女记者的原型用了玛丽科尔文,但是我更喜欢私人战争里那个满口黄牙脏话烟不离手怕死却又不怕死的女人。前半节有问题的地方太多,几度低头懒得看,后半部分还不错,重点是主题太好了,GF演技真的不错,能让人入戏。她们获得自由的方法,很戏虐,敌人之意,敌人之袍。团圆结局,女性温柔。整部片都十分女性也很新手,演员指导,剧本,对白,配乐,混音都有问题。但没办法,为了主题和女主,多一星。#Cannes71#库尔德娘子军…也就是展映水平,从类型到手法都跟电影节不太搭,当然题材是太棒了…应该基本是按照非虚构的顺序拍的(记者也挺会给自己加戏的??)。沉浸感到位,人物都特别单纯,高唱女性,自由,胜利就解决问题了,不够复杂立体,缺乏成长变化和进一步对政治背景的分析从《性爱派对》绿茶婊摇滚青年到本片库尔德娘子军,EvaHusson掌控力还可以,懂得怎样让观众揪心。但是这些不爱红妆爱武装的女性,红妆有多美如何被迫穿上武装,二者对比才能出力度,本片大量表现后者忽视前者。整体缺乏连贯性,故事本身感人程度不及女兵们的歌和女记者的文章。无法对它再苛刻了,毕竟观看一个创作者的动机不纯如何一步步地暴露无疑,是件多么愉悦的事。如同要紧迫地穿越边界,却每走两步就停下来歌颂一番女性的苦难与伟大。迂腐与陈旧环环相扣,“Women,Life,Liberty”的口号真是挨个消费到,一个不落。“女性,生活,自由”一句口号可以概括全片。没觉得很差,虽然放映过程中不断有人离场,但于颂还是一定程度上把握到了那个地方的残酷真相,闪回部分的人物前史于叙事是完全脱节的,但于故事又是必要的,和现实部分相得益彰,尤其最后一次闪回,还是有情感力量的。闪回太奇怪了,摄影倒是挺好的,但是就是剧本想要往高大写,就总是觉得有点说教感,不像是好电影,倒是“探奇片”...女战士还是很猛的,但家庭才是trigger也让人觉得对女性的意义还是太限制了,明明就可以厉害自立也不需要家庭作为trigger嘛。零星。戛纳把这部影片选进主竞赛,显然是对片中探讨的女性主题无法拒绝。然而残酷的真实事件为何需要聒噪的配乐来推进?面对恐怖组织反抗的女性们为何需要用口号来彰显力量?白人女性记者的视角又在演说着谁的内心?望着片末如科幻片一样的战争场面,语塞。4/5---補2019.04.01/坎城前段班,完全反豆瓣指標。對戰爭中犧牲及奉獻的女性致敬,面對生離死別及殘虐的現實,願意重新站起來的堅毅力量,動人萬分。比一樣有戰爭女記者題材,更略勝一籌。